5.武夷山九曲溪朱熹题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615
颗粒名称: 5.武夷山九曲溪朱熹题刻
分类号: K928.705.7
页数: 12
页码: 047-0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武夷山的题刻,包括其内容和历史背景。朱熹在武夷山留下了多处题刻,涉及诗词和理学思想。其中一些题刻记录了他的理学思想的发展和与其他学派的论辩。这些题刻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的重要资料,也展示了朱熹对武夷山的喜爱和重视。
关键词: 福建省 朱熹 名胜古迹

内容

朱熹“九曲棹歌·一曲”题刻
  镌于一曲溪北水光石,东向。幅面1.3米×1米,大字0.18米×0.17米,小字0.14米×0.13米,距地高度3.6米。
  题刻全文:
  晦翁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风景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朱熹“九曲棹歌·二曲”题刻
  镌于二曲溪南勒马岩,北向。幅面135米×1.15米,每字0.18米×0.16米,距地高度3.1米,具体年代待考。
  题刻全文: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朱熹“九曲棹歌·四曲”题刻
  南宋时镌于四曲溪北的题诗岩,东南向。幅面1.1米×0.9米,每字0.14米×0.12米,距地高度2米。
  题刻全文: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朱熹“九曲棹歌·五曲”题刻
  镌于五曲溪西晚对峰,东南向。幅面1.5米×12米,每字0.16米×0.14米,距地高度7.5米。
  题刻全文: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山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朱熹“九曲棹歌·六曲”题刻
  镌于六曲溪南响声岩,东向。幅面1.5米×1.1米,每字0.22米×0.18米,距地高度3.5米。
  题刻全文: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朱熹“九曲棹歌·八曲”题刻
  镌于八曲溪北上水狮石,西南向。幅面1.4米×2米,每字021米×0.18米,距水面高度4.9米。
  题刻全文: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朱熹“天心明月”题刻
  镌于一线天楼阁岩,东北向。幅面2.3米成0.42米,每字0.5米×0.42米,距地高度5.4米。
  朱熹“忠孝”题刻
  镌于二曲溪南勒马岩,北向。幅面0.6米×1米,每字0.5米×0.4米,距地高度1.8米。
  朱熹“小九曲”题刻
  镌于四曲溪北金谷岩,南向。幅面0.7米×1.6米,每字0.37米×0.33米,距地高度4.9米。
  朱熹“逝者如斯”题刻
  镌于六曲溪南响声岩,东向。幅面1.3米×1.2米,每字0.5米×0.45米,距地高度3.5米。
  淳熙五年朱熹纪游题刻
  镌于六曲溪南响声岩,东向。幅面1.7米×2.1米,每字0.38米×0.3米,距地高度12米。题刻全文:淳熙戊戌八月乙未,刘彦集、岳卿、纯叟、廖子晦、朱仲晦来。
  淳熙二年朱熹纪游题刻
  宋淳熙二年(1175),镌于六曲溪南响声岩,东向。幅面0.57米×0.41米,每字0.19米×0.19米,距地高度1.9米。
  题刻全文:何叔京、朱仲晦、连嵩卿、蔡季通、徐文臣、吕伯共、潘叔昌、范伯崇、张元善,淳熙乙未五月廿一日。
  这段纪游题刻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场著名辩论紧密相连。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在吕祖谦的召集下,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人相会于江西铅山鹅湖寺,开展学术论辩,史称“鹅湖论辩”。这段题刻记录了朱熹、吕祖谦等人在鹅湖之会行前游览武夷山的行程,是研究鹅湖论辩主要参加人员及时间的珍贵实物资料。
  勒石纪游后不久,朱熹、吕祖谦一行越过分水关前往江西铅山。朱熹、陆九龄、陆九渊、昌祖谦等人为学术异同,在鹅湖论辩数日,朱、陆双方各执己见,虽然未能弥合两家的学术分歧,但树立了不同学派和学术思想之间平等论争的学术典范。
  “道南理窟”题刻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马应璧将其父马负书“道南理窟”四字镌刻于五曲溪西晚对峰麓,东向。马负书生前对朱子理学极为尊崇,欲“以理学渊薮,发山川之秀灵”,特写下“道南理窟”四个大字,拟勒刻于武夷山,以宣扬理学,只因军务繁忙,一直未能实现。乾隆四十四年(1779),其子马应璧任崇安县游击时,了却其父生前遗愿。
  题刻全文:道南理窟易斋马负书题
  先大夫别号易斋,赐谥昭毅,丙辰状元,历任封疆,镇闽二十余载,惠政流徽炳海内。丁亥岁,以提督福建陆师卒于官。伯兄应奎偕应璧奔丧泉署,得先大夫手挥“道南理窟”四字。从者告,将以镌武夷山石壁,疾剧而弗果者。窃念先大夫欲以理学渊薮,发山川之秀灵,非寻常题咏岩泉者。此何可弗镌,而遗山灵憾!时应璧等扶榇归,亦未遑敦役,兄弟交勖:再至闽,应立完先人未立志。越十年丁酉,应璧蒙圣恩补崇安游击,即所欲镌“道南理窟”之匾,造物者若有以成之,遂鸠工蒇镌,厥事于己亥仲春之甲子。应璧之一职,只恐莫绍前徽,是役遭逢,心窃幸焉!拓数(纸)寄伯兄,遂援笔记其巅末,并勒之。
  清乾隆四十有四年春,三韩马应璧谨识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朱熹的家族身世及其生平在闽求师问学、著述讲学、为官从政、访游出行等事迹为线索,选取相关史迹遗存,汇辑成文物图集,从文物遗存的角度追寻朱熹在福建真实、形象的历史记忆,呈现朱熹在福建丰富、多元的人生足迹。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建平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