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胶州市” 相关
共 93 条 2 / 7
16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姜黎川部队(以下简称姜部)是山东胶县、即墨、青岛外围的一支较大的地方抗日武装(有五个团两个营的建制)。我党为组织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曾对姜部进行了不懈的工作,历时七年之久,中经多次反复和曲折,有数十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此献身。
17
知识出处: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莱西大部分的人是明朝初期从山西云州之南迁来的。明史和其它文献,如《山西洪洞大槐树志》可证。明初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先后共有七次大移民,还有河北移民,陕西移民。莱西人称秧歌为“跑秧歌”。它不是以“演”为主,主要是跑图案、花样,整个形式给人以长途...
1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位于胶州湾西北岸,大沽河入海处,居航海、漕运、陆路之要冲。得天独厚的地利,使这里的商贸工坊有过长期兴盛的机遇。自元、明以来即有“金胶州”之美称。近代随着德、日帝国主义入侵,胶济铁路通车,青岛辟埠的步履,胶州也度过一段兴衰的历程。为使后...
1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市建材厂座落在胶州湾畔、大沽河下游,东面是王家村,西以大沽河为邻,南靠姜家村,北面隔河与小麻湾镇的南庄相望。工厂紧靠公路,交通运输十分方便。1897年,德国军舰驶进胶州湾。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从此,...
2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1929年夏季,青岛发生了一场日本企业内中国工人的大罢工。这是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后,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继续。同年夏,胶州制毡业工人,也发动了一次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斗争。商会会长又勾通官方,于第二日早将辛、焦二人拘捕关押。消息...
2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夺占青岛,取得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这一页受凌辱的历史,我们应铭记在心中。
2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日寇侵占青岛不久,日寇宣抚班即召集未曾撤离的国民党官僚及社会渣滓开会,商讨组成伪青岛治安维持会,推赵琪为会长,于一月十七日在中山路七十四号(原商会址)办公,并布告撤退之市民返回青岛,各安生业。从此,一群丧心病狂的民族败类...
2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书名页
2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题词页
25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2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历史悠久,地处要塞,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之枢纽,人文荟萃之宝地,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新石器时代起,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就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古代胶州灿烂的文化艺术,充实了祖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宝库,为后世子孙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
2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市的创造教育,开始于1994年向阳小学承担的省“八五”教育教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研究与实验”。创造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教改实验,也不是单纯的教育内容的增减和教育方法的变革,而是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定位、教育体制的综合改革、教育模式的...
2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市的电化教育的发展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曲折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单一媒体到现在的多媒体,从最初简单的投影片制作到现在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可以看出电化教育20年来为我市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的贡献。
2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胶州市自1984年开始实施。17年来,胶州市累计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达万余人,毕业人数共计1842人,其中专科902人,本科942人。到2000年,全年共有8432人次参加报名,这一数字说明了高教自考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办学...
3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自“九五”以来,胶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胶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独立建制后,不断加强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全市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又迎来了大发展的新局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