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编辑” 相关
共 82 条 2 / 6
16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王尽美同志,原名王瑞俊,字灼〓,1898年6月14日生于山东莒县北杏村(现属诸城县积沟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出生前四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只有祖母和母亲,两个寡妇守着一个幼儿。为了生活,祖母忍受屈辱到地主家当佣人,母亲除下地劳动外,还得起...
17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 时代: 不详
王福溢教授:山东潍县人,毕业于一九三五年,留学美国,致力于公共卫生学科。曾主编公共卫生及寄生虫学,任山东医学院公共卫生教研组主任及卫生出版社的副总编辑
18
知识出处: 济南政协史料 | 时代: 不详
黄云眉:(1897~1977)政协济南市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字半坡。浙江省余姚县人。1919年任余姚县立小学教员。1930年后,历任金陵大学研究员、世界书局辞林编辑厅主任编辑、浙江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官、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上海临时大...
19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韩立新,安丘市石堆镇人,现任潍坊日报编辑、记者。
20
知识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王万海系长清县山林风光考察组成员,县广播局编辑
21
知识出处: 商河文史 | 时代: 不详
阎一强(1934——1974.3.31),当代诗人。山东省商河县殷巷镇阎家村人。男,汉族。父阎存斋,“七、七”事变前,在本县任教。因拒不事敌,被日军杀害。1939年,他随母陈素卿逃至河北故城外祖家居住。1942年大旱,又随母流落唐山,依靠其...
22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 时代: 不详
王献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他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之学,又通内典,兼擅诗文、书画和印章。献唐先生长期从事图书文物工作,他勤奋一生,多所建树,对山东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先生初名家驹,后改名凤琯...
2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 时代: 不详
郭质良原籍是辽宁省辽阳县,1910年生,1935年毕业于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系。从此,即和化学结缘,一生中未曾间断。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沈阳化工厂任工程师,不久奉派到台湾台北糖业公司,参加制糖工艺之研究。殊料,一衣带水的咫尺之隔,竟成云烟飘...
2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时代: 不详
莫循(1914—1979),原名张昭训,男,汉族。1914年10月,生于山东省夏津县前子粒屯村。 莫循同志14岁考入县立第一高小,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济南学生为要求抗日赴南京请愿,遭到韩复榘政府的多方阻挠,莫...
25
知识出处: 安丘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赵华叔,“华北新华报”编辑,东庄子人,安丘县立法委员。
26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侯玉亭,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邢冠洲和姚公凯重办青报社,陈侯玉亭任报社编辑
2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李仲传,男,又名李萼。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邢冠洲和姚公凯重办青报社,李仲传任报社编辑
28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龙国屏,男,又名李萼。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邢冠洲和姚公凯重办青报社,龙国屏任报社编辑
29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陈少白,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邢冠洲和姚公凯重办青报社,陈少白任报社编辑
30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李毓颢,男,曾任青岛时报社编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