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毛泽东” 相关
共 36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文化工作的发展历程,包括文化馆、文化站和电影事业管理站的设立和改组情况,以及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举措等信息。
1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农民和职工的业余教育情况,包括农民的冬学、扫盲班和业余学校,以及职工的业余学校和技术培训班。农民业余教育在扫盲和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现了基本无文盲的目标。职工业余教育通过业余学校和培训班,提供文化和业务技术的教育...
1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宣传教育工作、中心工作宣传、整风反右派斗争、形势宣传教育、四清运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政策、安定团结、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
19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共泉州市委在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方面的工作情况。对内宣传方面,涉及各个时期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大跃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内容;对外宣传方面,泉州市通过展览会、演出、访问交流等形式,向国...
20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1年至1992年间中共泉州市委组织干部学习的情况。涉及了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党史、社会发展史、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的著作等;也涉及了学习的形式和方式,如在职轮训、脱产训练班、培训班、读书班...
2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后的泉州市开展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包括废除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改革社会习俗和制度、推行民主建政和土地改革、实施社会救济和扶持生产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的思想受到扭曲,但之后泉州市积极推行精神文明建设,...
2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在1950年后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运动和政策调整,包括整风反右、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以及后来的调整和纠正。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积极探索和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其中,涉及到政治运动、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等多个...
2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是地区性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83年。该组织举办了多次学术活动,包括理论讨论会、泉台关系史学术讨论会、李贽研究学术讨论会等。在1992年,该组织有团体会员71个,会员1万多人。
2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泉州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文章。文章涵盖了泉州民间文学、群众音乐、群众舞蹈和传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介绍了泉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艺术表现和传统文化活动。
2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泉州的传统雕塑和工艺品,包括木偶头像、佛像雕塑、其他雕塑、漆艺、刻纸、灯品、竹编、采扎和刺绣。其中涵盖了泉州木偶头像雕刻的历史发展、佛像雕塑名师和作坊的兴起、泉州的木雕装饰、彩塑泥偶的制作、锡雕的发展、漆画和脱胎漆器的艺术形式...
2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泉州华侨参与辛亥革命、讨袁护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等各项革命和抗战活动,通过捐款、发动民众、参加武装斗争等形式支援祖国的革命和抗战事业。他们积极参与国内政治斗争,发起抗日团体并组织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回国的华侨参加解放...
2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泉州的房屋建筑类型和建房仪俗。房屋建筑包括传统的大厝、农房、手巾寮和洋楼式住宅等,其中大厝是泉州古民居的主要形式。建房仪俗包括风水勘地、择日动土、宴请工人等仪式,其中“上梁”和“谢土”礼仪最为隆重。
28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中学的课程和教材经历了多次改革。1972年出现高中后,开设了多种课程,采用省编教材。1982年以后,高中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1997年,普通高中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等课程,选修课包括数学等7门学科的课程。20...
2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照片
3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