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武宁县” 相关
共 1631 条 105 / 109
1561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主要分布在路口、大桥、横路、莲花、石渡、南岳、大洞、浬溪、干楼等公社的低丘缓坡,面积28253亩,占旱地37.67%。土层浅薄,多为沙土到轻壤,含有细碎屑岩,保水保肥力差。
1562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鲜笋及板笋、烟笋是鲜美的食品,为我县特产,盛产于杨洲、罗坪、严阳一带,产量占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石门、罗溪、伊山、南岳、干楼、大洞等公社亦有少量出产。 解放前,笋的生产加工多为各家各户分散生产。每当产笋季节,将笋用开水烫煮,有的用竹蔑穿成串...
1563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生长在河港水边潮湿沙土壤间,又名水竹,繁殖力很强,易成林,各地都有。过去除农民用于夹菜园、编篮筐、做炭篓外,再就作柴薪使用。 解放后小山竹被广泛利用,如用于搭简易棚、编凉席、篾折、篾筛、篾丝箩等。1955年供销社开始收购小山竹,自1.955...
1564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属棕榈科,常绿乔木,高于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棕衣所包。叶大,集生于顶,掌状深裂,叶柄有细刺,每月长棕一片。棕生长时间长,产量高,不受天气影响,民间有“千棕万桐,子孙不穷”的谚语。农村多植棕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收入。棕...
1565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香菇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少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养分以及维生素B和C。此外,它还含有一般蔬菜所缺少的维生素D母,对增强人体的抗病力有很大的功效。香菇是我县特产之一,旧志《物产》卷载:“蕈一一俗称黄...
1566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又名白木耳,人中药,性平、味甘,功能滋阳润肺,一般作滋补品使用。历史上,我县不出产,药用向外地购进供应。1972年,安乐林场进行试产,获得成功,但产量低,只作内部销售。1973年,宋溪供销社派人至外地学习,并作示范性生产。1974年,宋溪、...
1567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龙灯又称“龙舞”,是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一种民间舞蹈。用竹、木、纸、布等扎成管状,画鳞成形。一般九至十一节,燃烛其中,称之为“明龙”。龙头和龙尾由技术熟练而力大者擎耍,另一人高擎龙珠。舞时,由持龙珠者诱龙抢珠,左右翻滚,席地盘旋。技术高超者...
1568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狮灯又称“狮子舞”。俗称“戏狮灯”,是流行于汉族的民间舞蹈。用竹、木、布、麻、棉纸染色做成黄、花两种式样的狮头、狮被,狮头狮尾由两人合作扮演。在啰鼓声中,狮子跳跃登场,表演舔毛、搔痒、跌扑、腾跳等动作。 解放前,狮灯多由地方姓族主办,聚集本...
1569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马灯是用竹扎成马头、马尾,蒙以红、白、黑布或纸,缚于扮演者前后腰部,形似人骑马上。扮演者化装成历史人物,手提缰绳,在场地走圆场穿花或走交叉十字等,四到八人不等,多为正月出灯,边唱边舞,配以锣鼓和胡琴清唱汉剧。现代马灯已不扮演历史人物,穿现代...
1570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蚌灯又称“蚌舞”,剖竹扎成两片蚌壳,以布或纸蒙成,再画上罗纹,以青年女子扮演蚌壳精,另一男青年扮演老渔翁。在锣鼓声中出场,蚌不停地一张一合,老渔翁模拟撒网捉蚌。配合锣鼓节拍,哑剧形式表演喜怒动作,最后以老渔翁用出其不意的手段网住蚌而结束。
1571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由民间舞蹈“采莲船”演变而来。用竹扎成小船,蒙以彩布或彩纸,用绿色绸布表示水纹遮住少女双脚、船外有艄公、艄婆各一人,由彩旦、小丑扮演。艄公撑篙,艄婆撑舵,手摇大蒲扇。三人动作协调,模拟上滩下滩、顺风搁浅等行船动作,舱中少女唱各种小调,艄公艄...
1572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傩舞源于原始巫舞,后演变为宫庭傩舞,逐渐又发展成为民间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节目。我县清代尚有傩舞,如清文人李维纲在《墉埠竹枝词》中写道:“连村正月早迎傩,装点儿童学舞戈;金鼓磔镶轮值后,元宵花灯逐门过。”解放后在我县已少有演出,但在舞台...
1573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取材于武宁采茶戏传统剧目折子戏《蠢子接姨娘》,以草绳装蛇吓小姨,于两百多年前演出于严阳乡烟溪村。清光绪以后,由蠢子独舞,称为“蛇舞”。以后传至东坑老艺人舒真池,舒将戏蛇动作归纳为望四角、出洞、翻山、穿山、盘龙、钻洞、穿林、追食、亮七寸等十三...
1574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锄山鼓又称催工鼓或打鼓歌,是我县民间独具风格的传统艺术,是在集体劳动中以歌助兴,击鼓鼓劲,寓娱乐于劳动的一种活动。起源时间据旧志、《艺文》卷中清文人盛谟写的《山棚鼓子词》中记述:“海内人众,土俭于耕顷。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绝巘层岩。鸡...
1575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山歌、旧志载“里巷歌谣,父老转相传述,樵牧赓和,皆有自然音节,其言类多男女情事。独一歌云:‘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姐妹双双采,明年姐妹适谁家’。词意缠绵,得风人之遗,”证明我县很早就有山歌酬答,以驱疲劳。 我县山歌有本地山歌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