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山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唯一号: 140534020220000418
专题名称: 锄山鼓
其他名称: 催工鼓;打鼓歌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539.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锄山鼓又称催工鼓或打鼓歌,是我县民间独具风格的传统艺术,是在集体劳动中以歌助兴,击鼓鼓劲,寓娱乐于劳动的一种活动。起源时间据旧志、《艺文》卷中清文人盛谟写的《山棚鼓子词》中记述:“海内人众,土俭于耕顷。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绝巘层岩。鸡犬声相应,火耕旱种,百锄并出。每数十人为队,其长腰鼓节歌,以一勤惰。甲子春(指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予从伯兄游大源洞,遍历诸峰。缘绨度索,四宿山棚,略得梗概,杂叙成句,日鼓子词,付诸山农,俾歌所事。” 这是从《县志》中发现有关锄山鼓的文字记载,鼓子词共十段,其中第二段为:“风扫长岚雨脚疏,春星晓动百家锄;楚歌处处吹杨柳,打鼓高陵种玉芦”。 锄山鼓多出现于大伙劳动场面,如挖茶山、锄油茶林、开荒等,几十人一字排开,由一人击鼓领歌(称为“鼓匠”;两名鼓匠者称“担鼓”),众人一面挥锄劳动,一边搭号相和,节奏有快有慢,铿锵动听,旋律粗犷,声调高昂。锄山鼓点一般分为三番,初番旋律弛而慢,歌调较温和,劳动节奏平稳,锄头随鼓点起落。初番接近末尾,鼓点逐渐转快,节奏较急而转入二番鼓,歌调节拍相应加快,劳动节奏紧紧跟上,、二番鼓完,紧接三番,鼓点越打越急,旋律越唱越快,一锄快似一锄,鼓点快时似急风骤雨,但见银锄上下飞舞,一片“喔唿”声。大约持续二、三十分钟,鼓点突然收住,周而复始又从初番鼓打起。如劳动时间太长,则在收住鼓点后就地休息。鼓匠为劳动队伍中的指挥者,发现有人掉队,就将鼓敲至其面前,促其赶上,故又称“催工鼓”。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武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武宁,商属艾地,汉名西安,晋称豫宁,至唐始用今名。以接壤楚尾,屡遭兵燹。宋元以往,典志荡然无存。明、清曾纂修县志十六次,今仅存明嘉清壬戌志一部,清代志六部。自同治癸酉志以后百余年,其间历史兴替,已英雄和业绩纷呈,而志籍未修,必史迹与时间流逝。是以党和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县志,使承前而昭后。 武宁,处江西西北边境,全县面积为三千六百平方公里。南有九岭流脉,北有幕阜延绵,中部柳峰秀出,联群山以多娇;西来修江奔流,纳百川而东注。万山资源丰富,原野四季流青,盛产粮油、竹木、茶叶。人口滋蕃,现有三十万人,为赣西北望县之一。县城凡四迁治地:由西安而新县,而玉枕山麓,而南市岭。 全志材料,取自省、地、县档案资料、县各部门编写的史料及历代县志等历史文献。一部分取自有关报章杂志及回忆录、座谈记录等,为节省篇幅,均未注明出处。本志各章节篇幅或长或短,或繁或简,主要依据材料多寡所定。有关“附录”,是为辑录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以补充正文。

阅读

相关地名

武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