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595条
析出资源
1493条
图表
50条
人物
29条
机构
2条
事件
3条
作品
15条

检索条件

与 “朱子” 相关
共 1595 条 76 / 107
1126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对“克”的解释是果敢、坚决的行动,对“为”采用同词异解,将“克己复礼为仁”之“为”释作“谓之”,而“为仁由己”的“为”释作“实行”。他对“一日”的诠释从“一旦”转变为“一天”,强调一日之内的纯净天理流行。朱子认为达到仁并不难,...
1127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认为《论语》言仁灵活,对仁的论说充满高低深浅大小精粗之别。他将“一日”解释为“一天”,并强调获得仁的简易可能。在心与仁的关系上,他主张从现实存在而言,心与仁不可直接等同,但从本源、应然、最终成就意义而言,心即是仁,仁即是心。他...
1128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对“克己复礼”工夫给予了空前重视,作出了远迈前修之阐发,特别彰显了“克己复礼”的工夫“切要”意义,论述了克复工夫之笃实、亲切、健勇、全面细腻、彻上彻下诸多特质,并引入程子四箴说作为对克复工夫之必要发挥,以便后学者更好领会本章工...
1129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对“克己复礼”的理解经历了多次变化,强调了工夫的笃实性。他反对以“理”释“礼”,主张将“礼”解释为“天理之节文”,强调礼是操存持守的工夫用心之地。在克己与复礼的关系上,朱子认为不可将二者等同,应重视复礼的事上工夫。
1130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强调克己复礼作为求仁工夫的优点在于“亲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克己对象都是自己身心上的事物,无干外在于己的事物,非常切合自身实际。其次,克复工夫的把握全在自我,为仁由己,自我掌控着“克复”之枢机,无干他人,无干外事,故...
1131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认为克己复礼体现了工夫刚健勇决的特色,尤其体现在“克己”上。克己复礼的工夫刚健勇猛,一往无前,犹如乾道,刚健有为,勇往直前,自强不息。而敬恕工夫则像坤道,厚重自守,其工夫之难易高下了然可见。颜子闻夫子之教,即能当下以克复工夫为...
1132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认为克己复礼的工夫刚健勇猛,同时也强调精细全面。克己主要体现为刚健有为,而复礼则突出工夫的精细全面。克复工夫的精细还体现为工夫的层次性,需要层层递进,不可躐等而进。同时,朱子也指出,克复工夫的精细与全面是相对的,取决于判定视角...
1133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认为“克己复礼”是孔子回答颜渊问仁的工夫,具有纲领性和彻上彻下的特点。它不仅是颜渊等高明之士的工夫,也是普通人应该遵循的工夫。朱子通过修改诠释《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强调了“克己复礼”的普遍性和实践性。这个工夫强调刚健勇猛,同时...
1134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与张栻“仁说”异同为南宋理学史上颇富争议的论题,如何看待朱、张“仁说”,不仅关涉朱、张二贤各自思想的定位,而且也关乎对整个南宋理学史的理解。时贤对此论题已经作出了相当深入的探讨,本节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就此论题相关问题提出若干愚...
1135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南轩《仁说》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朱子所作,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南轩本人所写。通过比较南轩《仁说》、朱子《仁说》和《克斋记》,可以发现南轩《仁说》更注重实践和具体操作,而朱子《仁说》则更注重理论探讨和哲学思考。此外,南...
1136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和南轩在《仁说》中的观点差异。朱熹重视心与仁的关系,南轩则以“心之道”言仁。文章还提到了朱熹对仁的表述从“性之德”到“心之德”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与南轩观点的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朱熹对南轩“心之德”说的看法,认为南轩的观点太过...
1137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与张栻、吕祖谦讨论《仁说》时,经常提到《克斋记》。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仁说》初稿先于《克斋记》,但也有学者主张《仁说》初稿后于《克斋记》。二者的写作和修改都经过反复进行,很难确定先后。关键在于对“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以生物为心...
1138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和张栻的《仁说》在仁的内涵认识上存在差异。朱熹强调仁是本心之德,涵盖爱、恭、宜、别之情,万物一体因私欲而迷惑;而张栻则强调仁是本心之道,涵盖仁、义、礼、智四德关系,需通过克己去除私欲。但在为仁工夫上,两人都强调了求本心、存本心...
1139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管仲作为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大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功业和德行在儒家视角下存在不同评价。孔子称赞管仲的功业具有仁的效果,但批评其僭越行为和个人德行不足。孟子则贬低管仲的功业和德行。程颐和朱子从寻求普遍天理的角度出发,对管仲不死子纠之难进...
1140
知识出处: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两分的,既批评了管仲对礼的僭越和个人德行的欠缺,同时从功业的角度称赞其给天下带来了好处,具有仁的客观效果。孔子称赞管仲的仁是从事功上来着眼的,但这也容易导致后人误解。孔子的评价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管仲式的问题却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