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山东大学” 相关
共 169 条 1 / 12
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的山东大学,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于1929年开始筹备,1930年正式招生开课的。原名“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秋改名“国立山东大学”情况。
2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山东大学1946年一1947年学生运动的回忆情况包括背景、第一届学生自治会的成立、《青年新报》社、“六·二”前后、“六·二”后的斗争形势等。
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青岛当时是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军事基地,反动力量统治得比较严密,青岛的中学中教会学校和流亡中学占相当比重,群众对共产党缺乏认识;学运处于积蓄力量阶段。特别是青岛日占区学生(中学、师范和临大学生),但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黑暗统...
4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理事长为石勃瑜,理事中进步同学有梁培智、宋斌、钟剑秉、刘冠文、孙思燮、张惠春等,还有一些中间同学。反动学生只有极少数人入选。虽然他们经常捣乱,但根本影响不了大局情况。
5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青年新报》社是山东大学进步同学经过半年多学运锻炼,在彼此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串连建立起来的。大约在1947年初,进步同学感到需要有个社团以团结进步力量,推动学运;同时进行宣传,动员舆论,教育广大群众。
6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在党的号召和解放战争的影响下,山大学运经过前段斗争的锻炼和积蓄力量,逐步走向高潮。高潮的主要标志,就是“六·二”风暴。山东大学进步力量发展壮大并初步组织了起来,《青年新报》和第一届学生自治会进步同学,在地下党影响和推动下,都主张...
7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六·二”惨案后,学生自治会处于瘫痪状态,“六·二”惨案善后委员会已告结束,《青年新报》遭到封闭,学校已放暑假,进步力量未重新组织和恢复,特别是未及时改组和重建学生自治会,缺乏合法的学生组织情况。
8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洪深从1934年9月至1936年3月,在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的情况。
9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十年代的山东大学,作为重点大学之一的山东大学,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于一九二九年开始筹备,一九三〇年正式招生开课的。原来的名字叫“国立青岛大学”,一九三二年秋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
10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 类型: 正文
汤腾汉教授是我国著名药学家和化学家,一级教授、研究员。1900年5月生于印尼爪哇,1917年回国求学,先后在南京工专机械系和天津北洋大学冶金预科毕业。1922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开始攻读化工系,后转学药学系。1926年毕业,以优异成绩通过...
1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华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华岗同志1924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错捕审査,后判刑关押。在监禁期间,又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于1972年5月17日含冤病逝,终年6...
1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31年秋,俞启威考入了青岛大学物理系,由上海来到青岛。海鸥剧社于1932年春正式成立,由俞启威负责。1933年夏天,因叛徒出卖,青岛地下党遭到破坏,俞启威被捕,崔嵬、杨浴昆等人离开了青岛。俞启威被释放后,也离开青岛去了北京,以后成为著名...
13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87年9月,周忠雅应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之安之邀,陪同汪老首次访问母校山东大学。尔后,汪老再度来青,周忠雅又和他朝夕相聚,历时5天。再加之,近几年汪老和,周忠雅不断书信往来,使周忠雅深深感觉到,汪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而且是对祖国、对...
1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何炳棣回忆1933年夏考入山东大学至1934年夏转学清华大学,这一期间,在山东大学的人生经历。这一年,是何炳棣英文进步最猛的一年,广义教育行万里路的第一年。
1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何作霖教授是我国地质学界的知名学者和老前辈,是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的创始人。山大地质矿物学系是抗战胜利后新成立的,师资和设备均有待充实。何教授除处理行政事务、开展科研工作外,为了能使教学计划按期进行,师资力量不足的课目也由何教授亲自讲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