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金溪县志
乐安县志
南丰县志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21
/
172
301
三、民间运输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三、民间运输管理,民间运输管理由县交通运输管理站负责。1964年上半年成立金溪民间运输管理总站,下设厚山、双塘、陆坊、对桥4个分站。“文化大革命”中机构瘫痪。1974年成立县民间运输管理所,归口交通局。1984年改为县交通运输管理站。
302
四、重大交通事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1月7日21时,鹰潭至南城公路55公里加260米处,县城关木制工艺厂驾驶员驾驶的装有栎树杂木板的井岗山牌大货车与轮式拖拉机交会,因下坡车速较快,驾驶员惊慌失措,使车翻下深1.1米的路旁,造成死1人,伤1人和烧毁车辆的大事故,直接经...
303
第二章 邮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机构清朝以前设驿站,用驿卒传递公文。清朝,县城设总铺,辖16辅,每辅设辅司1名,主记文书;铺兵2名,主递文书。民国4年县城、浒湾两地设邮电局,由江西省邮政管理局直接领导。民国21年,在县城太子岭开办电信营业处,直隶省电信局管辖,负责长...
304
第一节 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机构清朝以前设驿站,用驿卒传递公文。清朝,县城设总铺,辖16辅,每辅设辅司1名,主记文书;铺兵2名,主递文书。民国21年,在县城太子岭开办电信营业处,直隶省电信局管辖,负责长途电话、电报业务。民国36年设立以县政府为交换中心的农村电话...
305
第二节 邮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有四条邮路:西北通抚州,途中设樟树铺、尖岗铺、枫山铺、唐坊铺、枣树铺、苦竹铺、舆梁铺、望州铺,接临川界共8铺,每两铺之间相距5公里。西南通建昌(南城)途中设南岳铺、后车铺,接南城界共2铺,铺间相距10公里。东通贵溪,途中设青田铺、连洋铺...
306
清朝邮电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朝以前设驿站,用驿卒传递公文。清朝,县城设总铺,辖16辅,每辅设辅司1名,主记文书;铺兵2名,主递文书。
307
民国时期邮电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4年县城、浒湾两地设邮电局,由江西省邮政管理局直接领导。民国21年,在县城太子岭开办电信营业处,直隶省电信局管辖,负责长途电话、电报业务。民国36年设立以县政府为交换中心的农村电话。
308
1949-1985年邮电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解放后,电信营业处与县属农村电话交换中心合并成立电信局,同时成立邮政局,两局分别隶属省电信局、邮政局领导。1968年3月成立邮电局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邮政、电信分开,设立邮政局、电信局。电信系统实行军事管制,隶属县革命委员会...
309
民国时期邮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邮件, 民国时期为了办理本县与外县、外省的邮件对换,县局有专人2名,每日轮流前住浒湾镇接应抚州方向来的外埠邮件,抚州局同样派专人将邮件挑到浒湾镇与金溪邮件进行交换。邮件包有时重达40多公斤,肩挑脚走30公里,风雨无阻,十分费力。广大农村,人...
310
1949-1985年邮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金溪的邮电事业逐步发展,邮件传递速度加快,1985年全县有4个乡镇、5个行政村和5个村民小组,每天能收到邮件,能看到当天的省报,14个乡镇、10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每二天可收到一次邮件,看到头天的省报。是年,农村订报7168份...
311
第三节 电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长途电信有三条杆路:金溪至抚州、金溪至鹰潭、金溪至南城。以县政府为中心的交换点,有通向各区政府的电话杆路6条:县城至黄通、石门、琅琚、双塘、旸田、浒湾镇。民国34年,全县有县办电话线路79.97公里。县城内杆路总长度12公里,农村电路总数2...
312
1949-1985年电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3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农村电话平均年用户单机201部。1973年进行市话大修,市话电缆线长2公里多。1974年后对中继杆线进行有计划地改造,将木杆换成水泥杆,到1980年共架设水泥杆75公里。1980年进行市话调整,县局交...
313
民国时期电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电话,民国23年4月底,全县有电话三种:一为交通兵团所设的电话总机,可通前后方及邻近各县;一为县政府自设城乡电话网,总机设在县府,各机关及各区所,并设有分机十几处,除互通外,并能通临川、东乡、贵溪等县;另为公路局的电话,可通浒湾、临川各站。...
314
民国时期电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电报, 民国时期无专用电报设备,通过电话电路进行话传电报。外地拍来金溪农村的用户电报,离县城远的地方就将电报用信寄往农村。没有代办所的地方,一封电报往往要耽搁很长时间,甚至没有着落,其结果是:“电信不如快信、快信不如平信、平信不如口信”。
315
1949-1985年电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电报691份,比1949年增长50%。1980年电报电路实行载波电传化,1981年开设金溪至抚州载波电路。1982年开设抚州公安处至金溪公安局传真电路1条,1985年电报电路总数2条,其中无线电路1条,电传1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