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吴震” 相关
共 111 条 5 / 8
61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子安宣邦和黄俊杰对于“东亚”论述的不同观点,以及黄俊杰对于东亚儒学研究的立场和方法。子安宣邦认为“东亚”并不是自明的概念,需要历史清算,而黄俊杰则从学理上建构了“东亚儒学”的概念,并从方法论上解答了“东亚儒学”何以可能的问题。黄俊...
62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探讨了“东亚儒学”这一概念在研究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东亚”和“东亚儒学”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概念,需要对其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批评。东亚儒学研究需要明确普遍与特殊的张力以及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张力,以反对文化一元论,强调东亚...
63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仁学思想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仁”何以“难言”、仁性、仁道、仁体、对“程门言仁”的批评、心之德、爱之理、《仁说》的义理构架、天地之心、结语等。
64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1169年“中和新悟”后,与湖湘学派等学者展开仁说之辩,规范化道学话语,并建构儒家新仁学。朱子认为孔孟说仁大多是“指示”语而非定义语,通过“爱”来体会“仁”,实践上行为关系。朱子批判传统语法结构中“爱曰仁”为不成立,但认可孔...
65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对程颐言仁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和解释,认为程颐的仁学思想是构建新仁学的基础。程颐认为仁是性,爱是情,故以爱说仁会导致本体之性与发用之情发生错位。程颐提出“仁即道”的命题,认为仁是百善之首,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朱子早年从学李侗时便已...
66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仁说》中批评了程门后学的“一体”说和“知觉”说,认为“一体”说只讲“无不爱”,并非仁之真体;而“知觉”说以生理知觉义等同于仁体,易导致“张皇迫躁”的狂禅作风。朱子赞同程颢的万物一体说,但认为该观点过于宽泛,难以为学者所掌握...
67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仁说》中如何重构“仁”的概念。朱子认为,仁是天地以生物为心的体现,而人物之生也继承了天地之心。因此,仁可以概括为心之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仁只是爱之理,而是强调爱之理是仁的体现。朱子用未发和已发来区分仁和爱,认为仁是未发之...
68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仁说》中重新审视了历史上各种对“仁”的解释,并从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角度对“仁”进行了诠释,将“仁”提升到“天地生物之心”的高度。他强调了仁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同时指出仁具有感通性和总摄性,是爱之理的体现。在朱子的理论...
69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仁说》中提出了“天地以生物为心”的命题,这个观点是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来解释“仁”的。他认为,整个宇宙处在生生不息的过程中,而仁就是天地之心,是“生生”的体现。因此,朱子强调“生”,认为人物无不禀受此天地之心,由此构成禀受者...
70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仁说》中提出了“天地以生物为心”的观点,认为仁是天地生物之心,是万物的主导力量。同时,他也强调了仁的实践性和普遍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仁的意义和价值。在理论构造上,朱子的仁学思想包括了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等多个思维...
71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工夫论思想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问题由来:朱熹格物论的形成;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从“察之于身”到“反身穷理”;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从政治文化角度看诚意的重要性;几点讨论等。
72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格物论及诚意论是其工夫论域中的两大论述。唐君毅认为,朱熹和王阳明在诠释《大学》时都忽视了“物”字,导致穷理与诚意分离。本文探讨了朱熹格物论的形成过程,强调了格物在《大学》工夫系统中的首要地位。朱熹的“反身穷理”与伊川的“察之...
73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格物论形成过程和主要问题意识。朱熹在面对《大学》文本“简编散脱,传文颇失其次”的状况时,采用了二程的《大学》改本,并对《大学》经传的文字进行了重新厘定。朱熹在另作“格物补传”之际,其思想建构与二程特别是伊川的格物论有重要关联...
74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格物论和其问题意识,强调了格物致知在《大学》工夫系统中的首要地位。朱熹引用了伊川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是《大学》之要,其重要性在于建立道德本原的修养功夫。然而,对于伊川提出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主张,朱熹并未明确反对,而...
75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格物和诚意关系的看法。朱熹认为格物和诚意是两个重要的工夫,它们是平置的关系,而非有先后之分。在朱熹的观念中,由格物至诚意或由知至到意诚,其间有一个关口。朱熹坚持将格物置于诚意之前,认为只有完成了格物致知的工夫,才能实现心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