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利津县” 相关
共 2469 条 1 / 165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利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
2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明玉华 ; 利津县人民政府
本年鉴系统地记述了2005年度利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
3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利津县史志办公室
本年鉴系统地记述了2006年度利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
4
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的概括,从地理位置、区域规划、经济、农业、民生、科教、历史等方面讲述了利津县
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1986~2002年大事记,中国利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主要历程。全面展现地方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发生的重要变化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行政建置,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县城、乡镇社区等方面介绍。
7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尾闾,全县辖5镇4乡,即利津镇、北宋镇、盐窝镇、汀罗镇、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刁口乡,1个社区,共489个自然村,510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1处刁口海铺,1处...
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地理位置,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尾闾,东北濒临渤海,东境、南境与垦利县、东营区及博兴县隔河相望,西邻滨城区,西北与沾化县、河口区接壤。全县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9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行政区划,记录了各个阶段的行政区划调整。现利津县全县辖5镇4乡,即利津镇、北宋镇、盐窝镇、汀罗镇、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刁口乡,1个社区,共489个自然村,510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1处刁口海铺,1处国营农场(渤...
10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县城地理位置、人口,利津县各个乡镇社区的地理位置、规划人口等。
1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县城地理位置,人口, 利津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世纪县城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既为全县经济腾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为建成黄河口现代化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6年以前,全县村庄概况,前志载有“村名考”。1986年后,随着1998年和2001年两次乡镇调整,村庄的归属亦有所变动。行政村今称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全县村庄概况按5镇4乡顺序列表记述。
13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地理环境,本篇记述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地貌、气候、水系、土壤、植被、 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等自然地理要素。
14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县境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区东端,地质构造较复杂。其大致情形是:县境中部为陈家庄凸起,北部为沾化凹陷,南部为东营凹陷。地层底部为太古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以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碳酸岩为主构成的盆地基底,深度在1.2万米左右。其上为中生...
1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利津县地势与地貌,地势全境地形为一狭长带状,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沿黄河去海岸,呈西南一东北走向。 地貌地表全是近代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地,一马平川,略无障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