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676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925.24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的概括,从地理位置、区域规划、经济、农业、民生、科教、历史等方面讲述了利津县。
关键词: 利津县 概述 县志

内容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尾闾。地跨北纬37。22′一38。 12′ ,东经118。 07′一118。 54′。东、南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隔河相望,西与滨城区、沾化县为邻,北与河口区接壤。县境呈西南至东北向狭长带状,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版图面积1665.6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境宛如一条巨龙卧伏在黄河三角洲顶端。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古有“铁门锁浪”之称,今为山东海防前哨,胜利油田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黄河流经县境74.5公里,辖海岸线长59公里。
  利津县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县境西南部经济文化已较发达。西汉后期,黄河由利津人海,此后近千年,黄河几经改道,至民国36年(1947年)复由利津人海。在黄河造陆的作用下,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面积逐年扩展。隋代置永利镇,属蒲台县。唐宋为渤海县永利镇。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县,因“邑有东津渡口”,故名利津县。元、明时代属山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新中国成立后属惠民专署。1983年划为东营市辖县。全县辖5镇4乡510个村委会,另有海铺1处(刁口海铺),国营农场1个(渤海农场),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的部分连队在利津境内。全县总计88212户,291261人,其中农业人口243824人,占总人口的83.7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74.87人。县城驻利津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
  利津境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2.40C。年均降雨量544毫米。
  优越的地理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土地宽广。全县土地总面积15.46万公顷,已利用面积10.35万公顷,利用率66.9%;未开发利用面积5.1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3.1%。耕地5.32万公顷,林地2.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8%。滩涂2万余公顷。一千二林场和利北黄河故道区、濒海滩涂区,有大面积的天然柽柳林、天然苇场和草场地。
  水源富足。水质良好的黄河纵贯全境,年平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59公里海岸线,平缓绵延,滩涂宽广,海域天然基础饵料丰富,为鱼、虾、蟹、贝及藻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条件。海水含盐度为30.6%0,是取之不尽的制盐资源。
  矿产富饶。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盐、煤、地热、贝壳等。盐、煤主要埋藏于县境南部东营凹陷地带;卤水、贝壳主要埋藏于北部沿海地带;尤其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遍布全县,从1964年打成利一井,到2002年,已建成油气井近3300口。盐及盐化工产业正在兴起,成为利津经济新的增长点。
  生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中木本科植物有44科170多种,草本科植物41科117种;动物资源中,禽畜类为11科40多种,鱼虾蟹贝类216种。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各行业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6年以来,利津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86年的1.78亿元上升到28.5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36元上升到9800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日趋合理。1985年以前,全县以种植粮食和棉花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不高。1986年后特别是1990年以来,因地制宜进行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培育起水产、畜牧、芦笋、林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创造出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造的“上农下渔”生产模式。水产和畜牧业成为利津农业新的增长点,一批服务于农业的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到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35亿元,提高到13.81亿元。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6044万元,提高到2002年的52.35亿元。先后建成石油化工、纺织、制药、粮油加工、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并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主要产品产量:原油加工47.72万吨,食用植物油7.29万吨,皮棉6995吨,纱9503吨,供电量1.55亿度。工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200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52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8.7%,实现利税2.7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3.4%。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生产出“复方川芎胶囊”、“天丹通络胶囊”等高新技术产品。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亿元,占地方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11%。
  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投资结构日趋优化,重点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得到加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198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016万元,1994年首次超过l亿元。2002年达到13.39亿元。
  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邮电通讯业迅猛发展。198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3.8公里,年客运量20.14万人,货运量73.96万吨。2002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03公里,完成客运量79万人,货运量561万吨。1986年,全县只有固定电话607户,邮电业务量39.96万元;到2002年全县已有固定电话用户57833户,移动电话44698户,互联网用户857户,全年完成电信业务量3475万元。
  市场繁荣,流通活跃,货源充足,物价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打破了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国营、集体、个体私营商业一起上的局面。尤其1992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有了长足发展。198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7万元,2002年增长到9.7亿元。外贸出口创出新成绩,2002年,完成出口创汇2348万美元,是1997年的12.3倍。
  财政收入逐年增长,金融存贷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县财政收入1503.4万元,2002年达到15369万元。1985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4559万元,各项贷款1.09亿元,2002年,分别达到15.18亿元、12.91亿元。
  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1986-2002年,利津县制定“科教兴县”战略,大力组织实施“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共取得科研成果79项,其中24项达国内先进水平,19项达省级先进水平。有57项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相继诞生,主要有山东河蟹育苗技术推广中心、山东凤凰药物研究所、东营纺织化工研究所、东营市芦笋研究所、东营市利华益科研中心、东营黄河口环保材料研究所、利津县蓖麻研究所、利津精细化工研究所、利津北岭食用菌研究所等9家。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培养科技示范村85个,科技示范户4000余户。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普及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6%,巩固率98.8%。2000年利津一中、利津二中取消初中部,成为高中学校,高中发展到78个班,在校生4325人。职业教育遵循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抓住机遇,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招生办法,拓宽办学和毕业生就业渠道,1987-2002年为全县各行各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4700余人。成人教育,1995年,全县顺利通过“两基”验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99%以上。到2002年,全县各类成人教育中,已有800余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3400余人取得中专学历证书。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文学创作、书法、美术、摄影成果颇丰,民间艺术、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蓬勃发展,利津凤凰广场被评为“全省优秀文化广场”。广播电视事业空前发展,1988年建成50米发射铁塔一座,实现了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同步播出,1994年3月“利津县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97年建立起128米高的自立式电视发射塔,利津电视节目覆盖全县。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1998年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合并组建起利津县中心医院,属全县规模最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较强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取得成果。体育事业明显进步,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2年,全县在岗职工12790人,年人均工资1166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1.15元;农民人均收入3019.39元,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6%0。
  四
  以史为鉴知兴衰,总结经验向未来。1986-2002年县委、县政府抓住历史机遇,实施一系列战略决策,创造出了辉煌业绩,利津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向沿海进军,实施滩涂大开发。利津境地有59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2万多公顷。在20世纪80年代初,尚属未被开发的处女地。1985年,借助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建工程“2771”项目之机遇,利津县委果断决策,进行大规模滩涂开发。1986年2月,全县4万多民工上阵,进行为期近1个月的滩涂养虾工程大会战。动土310万立方米,筑防潮堤9公里,围圈滩涂1600公顷。是年,利津历史上首次大面积人工养虾获得成功。1992年,利津承担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万亩浅海滩涂贝类培养高产技术”,又传捷报。到2002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21万公顷,全年采捕贝类2.15万吨,实现产值8124万元。滩涂开发,海水养殖,成为利津经济重要增长点。
  实施农业产业化富民战略。利津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农林牧渔业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了黄淮海农业开发项目、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和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项目,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简称“两高一优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先后建起了以陈庄镇、汀罗镇为主的“上农下渔”基地,以北宋镇为主的芦笋产业基地,以北岭乡、盐窝镇为主的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以利津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并发展了以振利油料公司、利富得集团公司、博大肉食品加工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北岭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北宋镇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组委会”授予“中国芦笋之乡”称号。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利津历史上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85家,年产值6044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11家,年产值1163万元,集体所有制工业12家,年产值4373万元,乡镇企业23家,年收入341万元;村办企业39家,年收入167万元。企业技术水平低,规模小,效益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思想进一步解放,工业管理进一步加强。1993年3月,利津被列为全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利津县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决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1993年8月县委决定建设利津县石油化工厂为标志,利津工业真正走上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轨道。培植起利华益、雅美纺织、正和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出“凤凰制药”、“利富得”食品、黄河口酒等名牌产品。“凤凰城”牌药品获全国同行业“十佳品牌”和山东省著名商标。利津已成为鲁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着力发展民营经济。1997年5月县委召开全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动员大会,之后县人大常委会将5月29日确定为“全县民营经济日”。一大批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利津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县”、“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两次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到2002年底,全县个体工商业户达到14448户,注册资金3.18亿元;私营企业929家,注册资金5.19亿元;年上缴税金3584万元。振利公司获全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繁荣了城乡经济,增加了财政收入,拓宽了就业渠道,成为全县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
  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战略。1999年底,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总体趋势,针对利津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及时作出实施“大开放、大招商”的战略决策。至2002年底,全县引进投产在建项目1630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其中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243个。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力发展,对迅速壮大全县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就业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推动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区位优势,促进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高利津知名度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
  实施城市化战略。利津县城是一座具有800余年历史的古城,史有“凤凰城”之美称,几经战乱,几经兴衰,解放前面貌破旧不堪。解放后,虽有较大改善,但缺乏科学规划。1985年,党政机关仍是数排平房,两个大院。1986年后,县委、县政府实施城镇规划建设,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坚持基础设施超前发展战略,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突出发展县城,走利津特色的扩城之路,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城市建设步入了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1997-2002年,全县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县城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3.2万人增加到6.5万人;城区绿化面积由39万平方米增加到507.21万平方米;县城主干道共安装路灯2480余盏。期间,规划建设了大桥路、津六路、利六路、利七路,改造了利一路、津一路,县城道路达到17条。总里程46.5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布局合理的交通网络。一批标志性城市建筑相继诞生。2000年12月,欧式商业街建成,成为县城一大亮点,夜晚霓虹闪烁,似天上银河降落。利津黄河公路大桥,2001年9月26、日建成通车,它横跨黄河,似长龙卧波,蔚成大观,已成为东去东(东营)青(青岛)烟(烟台),北上京(北京)津(天津)唐(唐山)的枢纽。在此基础上,开通了东营至利津公交车,县城区位优势日显突出。2002年9月28日凤凰广场落成,向游人开放,集古邑之旧景,复铁门之雄关,聚现代之灵气,呈利津之象征。县城道路景观改造工程实施后,柏油路面平坦如镜,两旁花木郁郁葱葱,似一条条绿色画廊。县城住宅小区建设日新月异,先后建起了润泽、苏南、凤凰、丽苑、大唐人家、颐德花园等各具特色的住宅楼群,既解决了2500户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又提高了城市品位。
  五
  改革开放的17年,是利津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7年。尽管在这17年里利津经济及社会各业均有长足发展,但是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对照,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有很大差距。利津业近十几年虽有快速发展,但只是开了个好头,尚需按照既定战略继续强化实施;境内资源优势潜力巨大,有待深入挖掘开发;全县财政状况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比还不适应,与兄弟县区相比仍有差距,开源节流的任务还很重;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利津已经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毕竟时间不长,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志载盛世,继往开来。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开发建设,利津已经具备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勤劳智慧的利津人民,在中共利津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乘改革开放之东风,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一个富强、文明、美丽的新利津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