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6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城
分类号: K295.24
页数: 2
页码: 34-35
摘要: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县城地理位置,人口, 利津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世纪县城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既为全县经济腾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为建成黄河口现代化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利津县 人口 地理

内容

县城在利津镇,位于县境南部。1986年,城区东依黄河,西到三里庄,南至豆腐巷子,北到梁家庄子。南北宽1500米,东西长2170米,总面积3.255平方公里。以西关桥为界,桥东是古城区,桥西为建国后新辟区,全城人口万余人。1986年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下,城建规划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设步伐加快,新辟区向西部迅速扩大,向北部逐渐延伸,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到2002年,城区范围东靠黄河,西到津六路,南至大桥路,北到永莘路,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比1986年扩大近5倍。城区人口增至6.5万人,比1986年增长近5倍。城中部,在凤凰街心公园和利二路与津一路交汇处周围,商厦、大楼、超市、商店、书店、发廊、照像馆、饭店、宾馆等,星罗棋布,形成商业服务中心区。另有津一路欧式商业一条街,南接黄河大桥路,北到利四路,是集购物、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每到傍晚,霓虹灯流光溢彩,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南部利一路两侧以县委、县政府为中心是行政办公区。城西北部为工业生产区,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四矿位于该区南部;东部和西部的一部分为综合生活区;东北部以利津一中为中心是文教区;县中心医院设在利一路西部、津六路以东。
  县城按照园林式标准改建和扩建,今已初具规模。
  道路,有9横7纵(详见城建篇),为方格网加放射网模式,均系沥青硬路面。路两侧路灯照明,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地下设有排水供水系统管道和电讯网络。县城交通十分便利。黄河大桥路西去省城济南,东到东营市;滨港路西去滨州,北到河口,直通东营港,可乘客轮去旅顺、大连。永莘路贯穿东西,连接西部地区。
  城区住宅建筑变化显著。1986年以前大都是砖瓦平房,仅有楼房10幢。1986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及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住宅楼、办公楼建设加快,居民的住房档次逐步提高。到2002年全城已建楼房198幢,住宅楼小区8个,人均居住面积由1986年的8.5平方米增长到22.4平方米,室内水、电、暖气、卫生、通讯等设施一应俱全。居住区内庭院绿化面积总计1110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0%。同绿化相配套的还有凤临宝地、凤凰展翅、铁牛奋奔和骏马腾飞等28座大型雕塑装点其中,形成绿化美化新景观。
  利津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世纪县城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既为全县经济腾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为建成黄河口现代化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