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冠三” 相关
共 32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张怀芝署理山东军务成为山东的统治者讨伐西南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介绍。
2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王祝晨,山东齐河县人,一九○三年(光绪二十九年)考入山东大学堂师范馆肄业,后又升入山东优级师范学堂(第一班),一九○九年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到北京复试及格,得七品小京官、师范科举人。在教育界服务四十余年。因为山东优级师范学堂,是满清王朝由科...
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山东师范学堂与五路矿产之争情况。
4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刘冠三的生平事迹。
5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对刘冠三与学校“山左公学”的介绍。
6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并被选为总理。同时,推派了国内各省同盟会的负责人。山东籍的留日学生自1905年至1907年三年共有五十多人,加入同盟会者有日照丁惟汾(鼎臣)、高密刘冠三、黄县徐镜心(子鉴)、濮县彭春岑(占元...
7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刘溥霖,别号季瞻,沂水县埠前庄人.满清末年留日学生,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辍学回国,积极奔走革命,兴办学校,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他同刘冠三、刘金弟等在济南城北杨家庄办山左公学。1908年,山左公学被清政府查封。果然孙宝琦...
8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沂水县小诸葛育英学校,是私人创建的高初两等小学校。时间是清末光绪、宣统交替年代(1909)。校址在沂水县城西北四十华里的下小诸葛庄(现已成为跋山水库水域)。创建人校董是下小诸葛庄开明士绅袁秋溪先生。创建校长是先严靳质斋公。
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李光仪先生,字小岩,临沂城内喇叭巷人,入庠生。先生兄弟3人,长小溪,先生行二,弟淑九。兄弟3人分居时,析产每人只十几亩地,有城宅一所,兄弟3人共居。长兄小溪,在民国五年,曾参加山东护国军,起义讨袁,在高密、诸城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其弟淑九在...
10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陈干,字明侯,山东昌邑县人。生于一八八一年(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幼年因家贫不能就学。但他生性聪颖,常在塾房外偷听诗歌,立即成诵,稍长勤奋好学为昌邑县令胡铁霜所赏识,推荐至昌邑县书院读书。胡常以反满思想教育青年,训勉青年要为国雪耻、为民...
1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 类型: 正文
李光仪,字小岩,临沂城内喇叭巷人,入庠生。先生兄弟三人,长小溪,次即先生,弟淑九。兄弟三人分居时,析产每人只十几亩地,有城宅一位,兄弟三人共居焉。曾任沂州初级师范学校的教务长,光绪末年,临沂成立了“县乙种警察教练所”,李光仪被聘为教习(就是...
12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当时,政治腐败,财力艰窘。除了少数官办学堂以外,还多方劝导与奖励地方士绅,独资或集资办学。私立学堂在当时起了一定的作用,尔后逐步过渡为区立、村立或几个村联立,学校逐步发展起来了。
13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清末,即墨同全国一样,处于多事之秋。外寇入侵,内政腐败,致使农村经济破产,农业生产停滞不前,而人口在五十年间却成倍的增加,出现了“粮价奇昂,民以重困”的局面。
14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程风,一程雪,前行不怕虎狼恶。”这是七十多年前一位奋力解救苦难中国的民主革命家的诗句。只这几句,就勾画岀他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刚毅不拔的革命英雄形象。他就是我的先祖父、我省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刘冠三。因他年幼聪明好学,家人把他送往城内大户家...
15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陈干字明侯,山东昌邑白塔庄人,少有不羁之才,读书过目成诵,志高气豪,有不可一世之概。十六岁,因家贫赴东北谋生,目睹中日战迹,更加痛恨满清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遂定下复仇报国之大志。孙中山先生当时在日本酝酿成立同盟会,干遂首先参加。从此在孙中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