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芝与山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462
颗粒名称: 张怀芝与山东
分类号: K827
页数: 6
页码: 169-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怀芝署理山东军务成为山东的统治者讨伐西南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山东 军阀 张怀芝

内容

靳云鹏对山东的讨袁民军,和战两难,穷于应付,于一九一六年五月,离鲁去北京。张怀芝署理山东军务,后来当了督军,取代靳云鹏而成为山东的统治者。
  张怀芝,字子志,东阿人。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期,张是段祺瑞直辖下的领官之一。也算北洋系统下的老资格。所以他后来得到段的信任,成为段系的一个重要角色。清末他曾担任过第五镇的统制,大概这也是北京政府派他到山东来的一个原因。此人性格鲁莽,说话粗野,有“张三毛”之称;和靳云鹏相比,是属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人物。不过他表面粗莽,而实际又很狡猾,所以很不容易对付。
  张怀芝上台面临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如何解决民军问题。民军是国民党人组织领导的,目的和口号原为讨袁。这时袁氏已死,其首要目标已失。对于这一支成分庞杂,而又内部分歧很多的部队,究应如何处理善后,遂成为一个困难而又迫切的问题。段祺瑞曾派曲同丰来山东,洽谈改编。但曲与各方接洽,谈判收编条件,未能取得一致。曲知难而退,又返回北京。在曲来鲁期间,我曾和丁惟汾在济南车站见居正,了解他所部民军的情况。他曾提到民军在安丘纪律不好,向我道歉。我又曾和孙水平同到周村、高密了解民军情况,在周村看到日本顾问二、三十人,备有啤酒、西餐,招待极为丰厚。可见民军是有日本军人从中操纵。
  民军的两个主要部队为居正和吴大洲部。两部既有分歧,则收编事宜极难统一进行。正在此时,适众议员刘冠三由陕西回省。各方以为刘在国民党内是老资格,又与各部民军的首脑人物较熟,劝他协助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因为袁世凯已死,国民党又开始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居正和吴大洲都因有其他活动,未在山东。刘冠三是高密人,和吕子人关系较深,二人都主张乘机统一民军内部,然后与北京接洽,解决收编问题。丁惟汾也建议各部合并,另立名号。以刘为首领,充实力量。当时民军内部也有人响应这种建议,其中以尤超凡、吕子人两人最有诚意。于是刘冠三就邀同陈雪南、王谢忱等人赴周村、潍县、高密等地,商洽并军问题。不料当刘冠三与尤超凡、赵得胜等赴济南详商这一问题的时候,薄子明在周村突将“五大团”缴械击散。赵得胜闻变,急回周村,在车站上被薄子明打死,这更引起了内部的混乱。互相猜疑,更难统一。刘冠三因此避嫌赴京。各部民军先事统一,再行改编的计划,因而受到挫折。
  丁惟汾对于民军收编问题非常关心,曾向我说:周村、潍县等地民军宜多编一些,为地方保存实力。我同意他的见解,曾和他及于均生一同去见张怀芝两次。安茂寅劝我不要过问此事,不要和丁、于一同去见张。因为收编问题相当复杂,牵及许多方面,置身其中,颇难自处。安时任政务厅长,为人多智谋,能为张怀芝出主意,有张氏“智囊”之称。他是国民党员,但八面玲珑,各方面都走到,有时也帮进步党的忙。他对我的这种劝告,主要也是表示善意关切,以拉拢关系。张怀芝的参谋长洪某也劝我说:“你不是国民党,而且马海龙占了安丘,你家受损失不少。你为什么还跟丁惟汾、于均生一道来见督军呢?”他说这话的用意,大概是想让省议会不要过问此事,以便张怀芝用强硬手段处理民军问题时减少阻力。不久,张怀芝就迫令各部一律调济,并编为两个旅。以尹锡五、薄子明分任旅长。后来又将两部改称新军,令何元璋(平阴人)带领。从此山东讨袁的民军也就面临消灭的末路了。
  袁世凯死了以后,各省军事首脑改称督军;巡按使改称省长。张怀芝督鲁未久,北京发表孙发绪任山东省长。孙是安徽人,为黎元洪民社人物之一。他在山东大约只有两个月,由于受不了张怀芝的辱骂和压迫,愤而辞职走了。孙在职时,我曾推荐鞠思敏担任省公署教育科主任,因为他在山东办学有成绩。孙走后,张怀芝自兼省长,对鞠甚无礼,呼之为“教育头”。鞠为人方正而讷于言,觉得没法干下去,不久,也辞了职。
  张怀芝自兼省长后,以安茂寅任政务厅长。原来被袁世凯解散的各政党这时又恢复活动,省议会也恢复了。
  山东的国民党自丁惟汾离去后由王鸿一统辖,逐渐脱离了正统的国民党而成为地方党派。进步党则由于本部未再恢复,在山东部分也成了地方性的派别。两派在省议会里分别以我和王鸿一为中心,仍是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于是社会上就有了张、王两派的说法,有的甚至把两派的矛盾看作王鸿一和我的矛盾。
  安茂寅向张怀芝建议,叫我和王鸿一共同组织“山东地方政治讨论会”。把两党成员,不论是否省议会的议员,都统统组织起来,以便易于控制,减少争端。这个机构一直维持到第二届省议会的改选,虽然没有作出什么成绩,却使议会内部的争吵平息下来。到了二届议会改选的时候,由于两党的地盘分布各县,双方各自分头去抓自己的地盘,政治讨论会也就随之解散了。
  张怀芝对于省议会最初采取联络拉拢的态度。他自己也时常到省议会参加会议。他的参谋长洪某有一次对我说:“直隶的边守靖议长总是和曹省长(曹锐)打成一片,你看他多么得意。”意思很明显,是要我也跟着张怀芝走,自己可以得到好处。我当时觉得实在无话可说,只好笑而不答。我曾为此写过两首竹枝词:
  一
  有美人兮来姗姗,本在这边却那边。
  如问美人有何好?这边高楼多金钱。
  二
  “笑而不答心自闲”,太白诗句得我先。
  桃花开落能几日?去随流水永不还。
  张怀芝初次到省议会的时候,对大家说:“山东好比一辆车。我是拉车的,大家是赶车的。上坡的时候要帮着推一把,不要用鞭子打。打趴了蛋,连车也就翻了。”
  张怀芝曾向中日实业公司借过两次外债,名为山东实业借款,作实业调查之用,实则充作军费,其中包括收编民军的费用。第一次借了一百五十万日元;第二次三百五十万日元;两次共五百万日元。都以本省各项税收作担保;并签订了短期借款契约。第一次是财政厅长王璟芳经办的;第二次是安茂寅经办的。张怀芝出席省议会时,有人曾为此向他提出质问。他答复说:“我小的时候曾拔过烟袋(当过扒手)。这回不是拔烟袋,是为了山东,为了国家,不是想捞一把。”
  有一次王采廷在议会质问张怀芝为什么卖缺。张反问:有什么证据。王说:“如果有证据就提出弹劾,岂止质问!”张一怒而去。回到省公署,召集参谋长,警察厅长,以及政务厅长安茂寅等商议。认为受了侮辱,要把王采廷抓起来。安对他说,这样作是违法的,议会的质问不负任何责任,劝他罢休。张没办法,就说:“议会是个鸟笼子,议员好比一群鸟,叫他们喳喳去吧!”又说:“你们去给王采廷头上扣屎盆子!”当时传为笑谈。
  当时国务总理段祺瑞专权横恣,野心不下于袁世凯。一九一七年竟下令解散国会,废止约法。反对他的议员纷纷南下。于八月在广东成立非常国会,组织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与北京政府的段派相抗。冯国璋代总统和段祺瑞决定用武力镇压。一九一七年冬末,北方各省督军在天津开会。以曹锟、张怀芝为首,联名请求北京政府讨伐西南。北京遂任命曹、张两人分任第一、二两路总司令,叫他们率军“南征”。次年春,张怀芝率鲁军施从滨、车百闻等部出发。由帮办山东军务的张树元护理督军,兼代护理省长。张怀芝行前,安茂寅曾加劝阻,但张氏没有听从。结果在湖南被打的大败,只身逃回北京,回不来山东了。如果他听从安茂寅的话,留在山东,那么,这个狡猾而野蛮的“山东王”恐怕很难赶走。
  后来张怀芝担任了北京政府的参谋总长,主持参谋本部,几同投闲置散,没有得到再起的机会。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的文史资料,记述了苏鲁支队参加开辟邹滕东抗日根据地经过,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的诞生,鲁西茌平地区游击战瑣忆,鲁南动委会和抗协自卫军的前前后后,国民党第五十九军临沂抗战纪实,国民党第四十军抗击日军防守临沂的经过,营救美国飞行员纪实,缅怀德籍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同志等重要历史事件及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公制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怀芝
相关人物
靳云鹏
相关人物
段祺瑞
相关人物
吴大洲
相关人物
刘冠三
相关人物
丁惟汾
相关人物
尤超凡
相关人物
吕子人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