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何明炎”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戏曲志的剧目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英雄杨春增 、向前看、天国春秋、五岔口、龙床恨、混天起义、《卖水记》、齐王哭殿等。
2
知识出处: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的景德镇,文化事业凋蔽零落,文艺人员贫病交困。新中国的建立,使广大文艺工作者获得了新生,整个文化事业从此在曲折中前进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工作者获得了第二次解放,迸发出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创新精神,他们在党的...
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52年4月,市文联派干部将流散在民间的三角班艺人刘尧生、刘兆生、曹二妹,和说唱艺人马金莲、徐福田以及文词戏艺人等组织起来,成立“大众曲艺场”,在财神下弄设场演出,这就是景德镇市采茶剧团的前身。1953年,一批小型采茶戏(三角班)和文词戏...
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76年9月开始筹建,1976年12月10日,省文教办公室发文(042号)同意开办。1977年5月成立筹建领导小组,朱志良任组长,郑荣辉、贺福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贺福兼主任,胡含璋、徐日新、何明炎任副主任,校址定在原京剧团剧场(即:南...
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56年12月10日成立景市剧目编审组,程履芬任组长,由京、赣、越、采茶剧团各抽调编导1名,集中办公,专门负责组织、辅导全市戏曲剧团剧目的发掘、整理和创作工作,各剧团也成立了剧目编审小组,由团长兼任小组长。1961年1月6日成立市文教局剧...
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7年2月2日景德镇市委文教部免除张国政兼任的市京剧团副团长职务,仍任中共文艺支部书记职务,兼管市文化馆部分工作。何明炎调任市京剧团副团长。
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1年12月14日景德镇市文教局举办1958年以来创作、整理、改编、移植优秀剧目的奖励,并制订、颁发了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中具体明确了参加评奖对象,评奖条件,评奖等级,评奖办法和评奖时间等项目内容。奖励分精神奖和物质奖两种;物质奖等级为:...
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2年8月10日因景德镇市歌舞团撤销,何明炎调任市采茶剧团副团长,名列李杰之后。
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3年6月19日—22日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市人委礼堂召开。会议传达了省文代会、省文艺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了文艺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会议还决定:恢复和选举产生了我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改选陶瓷美术工...
1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5年9月24日何明炎调任市剧协秘书长,免去原职;免去吴文治市剧协秘书长职务。
1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2月18日景德镇市人民委员会干部任免通知,何明炎调任市文工团副团长。(名列曹蔚之前)
1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7年5月21日市文教局关于筹建《江西省文艺学校景德镇市赣剧班》向中共市委请示报告:根据省文办1976年12月10日的文件,开办赣州、抚州、景德镇市赣剧班的通知精神,在我市筹建“江西省文艺学校景德镇赣剧班”,校址定在原京剧团剧场(即南门...
1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8年3月27日为了加强江西省文艺学校景德镇赣剧班的领导,市文化教育局党的核心小组研究决定,成立中共江西省文艺学校景德镇赣剧班临时党支部,由何明炎负责支部工作。
1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8年10月16日市文教局党组研究同意:何明炎任中共景德镇市赣剧班党支部书记、领导小组组长。
1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9年6月18日何明炎任市京剧团党支部副书记、团长。张喜寿任新华书店党支部副书记、副经理,免去市京剧团党支部副书记、主任职务,董漂萍任市赣剧班党支部书记、主任,免去其市京剧团革委会副主任职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