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潭县” 相关
共 1438 条 9 / 96
121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20年的扶贫开发中,国家累计投入临潭县各类扶贫资金3.0544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458亿元,扶贫贴息贷款1.5964亿元。
122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1986年以来,累计投放财政扶贫资金1.458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548万元,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95万元,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83万元,科技扶贫项目完成投资1866万元,移民安置完成投资1588万元,...
123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根据省、州、县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扶贫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落实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制度,配合财政部门认真抓好项目资金的报账制工作,加强对报账材料的审核,规范必要的账务和手续,配合纪检、检察部门加强对项...
124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水务水电局在2002年机构改革和水利一体化改革中,原临潭县水利电力局更名为临潭县水务水电局,属县政府常设机构,政府序列局之一。内设防汛办公室、水政监察大队、抗旱服务队、水电工作队和水土保持工作站5个机构。原所属的企业除供电公司所属权归...
125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水务水电局在2002年机构改革和水利一体化改革中,原临潭县水利电力局更名为临潭县水务水电局,属县政府常设机构,政府序列局之一。内设防汛办公室、水政监察大队、抗旱服务队、水电工作队和水土保持工作站5个机构。原所属的企业除供电公司所属权归...
126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水务水电局在2002年机构改革和水利一体化改革中,原临潭县水利电力局更名为临潭县水务水电局,属县政府常设机构,政府序列局之一。
127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6年后,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人畜饮水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建成了一大批人畜饮水工程。1995—2001年,先后投资64.4万元修建供水点22个,解决了7108人、1039头(匹、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128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1—2006年临潭县累计建成机电提灌工程24处,架设10千伏线路22.59公里,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1台、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4台、80千伏安变压器1台、75千伏安变压器2台、50千伏安变压器12台、30千伏安变...
129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境内暴雨频繁,局部暴雨(强降雨)和大面积连续性降雨时常引发洪涝灾害。道路、农田、桥梁、房屋毁坏,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防洪形势越来越严峻。
130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引水灌溉工程主要分布在“三河”(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沿岸及部分洮河支流沿岸。
131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抗御干旱的能力比较差,且分布不平衡。能够抗御干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洮河、冶木河、羊沙河部分支流沿岸。引水灌溉工程可抗御10000多亩的旱情,电力提灌工程可抗御8000多亩旱情,移动式喷灌可抗御3000多亩旱情。
132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水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汛法》、《水土保持法》、《水政监察条例》和省、州县有关办法、条例等文件,开展水政执法管理。
133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以前,临潭境内植被较好,天然林、人工林覆盖面积大。洮河19条一级支流两岸绿树成阴、水草繁茂,形成了绿色屏障。加之山体植被好,溪水长流,河水清澈。若遇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才能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泥石流。之后由于大量土壤被侵蚀,耕作层变薄...
134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以前,临潭境内植被较好,天然林、人工林覆盖面积大。洮河19条一级支流两岸绿树成阴、水草繁茂,形成了绿色屏障。加之山体植被好,溪水长流,河水清澈。若遇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才能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泥石流。之后由于大量土壤被侵蚀,耕作层变薄...
135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土流失灾害涉及全县16个乡(镇)⑷个村。王旗乡、石门乡、洮滨乡、羊沙乡等乡是水土流失发生最频繁地区。稍有大雨,泥石流就沿沟冲下,造成灾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