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4636条
基础文献
10条
析出资源
3057条
图表
2269条
人物
1556条
机构
843条
事件
5140条
地名
200条
专题
1175条
作品
286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碌曲人大志
碌曲县志1996-2...
碌曲县志(1996-...
碌曲政协志1956-...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
卓尼县志
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912
/
976
13666
西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尕莲儿”,流行于卓尼的申藏、阿子滩、大族、柳林等乡镇,属洮岷花儿流派中典型的单套花儿,歌词1首3句,第一句比兴,2、3句陈意。演唱时3人1组,各唱1句,最后齐唱尾声。西路花儿的唱腔高亢嘹亮,每句前均冠以“哎尕莲儿”的衬词曲首,故有西路“尕...
13667
酒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酒曲主要在节日、喜庆宴席或聚会时的酒会上演唱,分为独唱、齐唱和对唱等形式,也有在亲友饮酒时即兴演唱助兴的。酒曲的歌词都较规整,每段4句,每句7字,内容以祝福、称颂、致谢为主,也有劝人向善、孝敬父母和诙谐风趣的。酒曲的曲调种类较多,较突出的有...
13668
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号子流传于卓尼的所有汉族村庄和藏、汉杂居的地方,种类繁多,曲调别致。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劳动号子的形式也随之而多种多样,较典型的有“打墙号子”《要杵来》,“吆喝调”《李闫郎》、《李公儿郎》等,这些号子基本上可分为规整型和自由...
13669
卡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卡西”属情歌,按当地风俗,主要在远离村寨的山野、森林等场合演唱,以倾诉爱慕之情为主要内容。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歌词格式与“拉依”相近,每首3段,第一段比兴,二、三段切意,每段两句或四句。句式不如“拉依”规整,伸缩性较大。句子的顿式也多为...
13670
鲁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流行于土族的所有村寨,可在一切酒会上演唱。歌词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歌词受“勒”的影响极深,几乎无可区分。但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均由4个乐句构成,后两句模拟重复前两句,调式基本属六声羽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羽调式一般和宫调式交...
13671
藏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流行于卫藏、康、安多等藏族地区的歌舞剧,相传是15世纪初由噶举派汤东结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资金而创。藏戏在卓尼流传的历史亦很悠久,大约始于唐末宋初。主要流行在卓尼车巴沟口的一些村寨,完冒北山的一些地区也有流传。传统剧目除著名的八大...
13672
秦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要流行于县境内的汉族地区。纳浪西尼沟以上,朝勿羊化以下,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游龟山》、《大辕门》、《铡美案》等。 上卓尼地区流行的剧目有:《二进宫》、《打镇台》、《劈山救母》等。 候旗、麻尼台流行的剧目有:《串龙珠》、《红灯记》等。 洮砚...
13673
眉户小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此地流行的剧目有:《张连卖布》、《牧童放牛》、《彦贵卖水》、《蓝桥相会》、《下四川》等。
13674
嘎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其形式类似于表演唱,一般在室内表演,动作较简单, 它在较大的喜庆节日里才有表演的机会。 “嘎儿”的曲调依其所使用的固定衬词而命名,如《告给告》、《格桑梅尕》、《冬谢》、《肖呀瑞唠》等。它的歌词不像“拉依”、“勒”那样灵活...
13675
沙目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流行在县境东部藏巴哇、洮砚、柏林三乡藏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因其使用的特殊道具兼击乐羊皮鼓尤具特色,其击打的方式和形状很像货郎使用的拨郎鼓, 所以又称其为巴郎鼓舞。 关于“沙目”的起源,当地有一段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连年大旱,...
13676
阿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藏族婚礼歌中穿插的一段歌舞。它的表演场合在室内,是新娘娶进门后的第一段,也是唯一的一段歌舞,由婚礼歌的领唱者“官兴”领唱,四个女歌手边舞边唱,唱词内容以赞颂客人为主。舞蹈动作近似于锅庄舞,舒展幽雅,曲调平稳徐缓。舞蹈动作中,因穿插敬献哈达...
13677
纸马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在汉族民间舞蹈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要数流行于藏巴哇乡包舍口村的“纸马舞”。它是一组词、曲、舞配套和谐的、具有浓郁风格的民间舞蹈。 纸马舞在春节时演出,从正月初六晚上开始,十六晚结束。演出者人数不限,但须成对,跨战马(用竹蔑扎成马头和马身,中间...
13678
秧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流行于全县的汉族居住区和汉藏杂居地区,也在春节期间演岀。秧歌中的舞蹈多来自外地,后经本地的再创作,五光十色,亦颇具特色。有跑驴、船姑娘、龙灯舞、狮子舞等等。伴奏以击乐为主,配以各类民间小调,亦有无限情趣。卓尼地区的汉族秧歌舞,起源于迁徙移民...
13679
换帽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土族人民喜庆节日或酒会上在室内表演的舞蹈,有男演员6人参加,边舞边唱,每唱完一段词后,互相换帽子,舞蹈动作诙谐风趣。“换帽子”舞曲的歌词内容大多是祝福性的,格式上伸缩性很强,每首4段,每段6句、7句、8句不等。演唱时根据词的句数任意反复中...
13680
法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法舞即寺院佛事活动中跳的舞蹈,当地亦称“载护神”。舞蹈动作复杂粗犷,演员身着法衣,头戴面具,伴奏乐器有鼓、钹等击乐,还有法号和海螺等。法舞与藏戏中的歌舞段落极相近,有些动作和藏戏中的完全一样,它们的源流有极近的血缘关系。法舞中大多数段落只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