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图书馆
瓜州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瓜州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015条
基础文献
22条
析出资源
1665条
图表
1159条
人物
538条
机构
635条
事件
3086条
地名
38条
专题
685条
作品
1943条
实物
24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瓜州文史第一辑
瓜州锁阳城遗址
瓜州文史第三辑
瓜州文史第二辑
瓜州县地名志
瓜州文史
瓜州历代诗歌选
瓜州县志文化志
安西县志柳园镇志
瓜州文史 第八辑
瓜州汉代长城
瓜州古城
瓜州历代诗歌选
瓜州文化遗产
安西县志人民政府志
安西县军事志
瓜州文史
渊泉镇志
瓜州史话
瓜州文史第六辑
瓜州文史
瓜州民间故事
检索条件
共 10015 条
480
/
668
7186
锅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锅盔把面粉与鸡蛋、白砂糖、香料、奶粉等调和,制成圆状厚饼,放入铁 锅内文火烤熟,因形似头盔,故称“锅 盔”。可较长时间存放。农家不作正餐食用书,一般作为劳动时的“腰食”。西瓜泡 锅盔是瓜州农民很喜欢的传统佳肴。近年流行用做锅盔的面制成花卷、...
7187
抬芭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抬芭子是瓜州民间一种古老简易的移物工具。用当地生长的芨 芨草编制成约1米长、50厘米宽的席芭, 下盘拇指粗的芨芨草绳,两边穿两根直径10厘米、长1.5米的木棒,前后两人手抬使用。用于人力架子车无法使用的环境中移土、垃圾、粪便等。近年来,草编...
7188
推车子、架子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推车子、架子车20世纪60年代以 前,农家在垫圈起粪、推土拉运等农活中使用木制独轮手推车。其构造简单, 民间木匠都会制作。用两根约1.5米长的车辕条与5根横衬相连,铺上底板或席芭,制成车底,用木板或席芭制成车厢;用直径约50厘米、厚度15厘...
7189
大轱辘车、皮车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大轱辘车、皮车大轱辘车是一种 古老的运输农具,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 瓜州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用于田间运 月巴、转运,每个生产队(现村民小组)有10 多辆。大轱辘车由车轮、车轴、车排子三 部分组成。车轮直径2米左右,由9副车网 子、18根...
7190
二牛抬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二牛抬杠木制犁身安装铁犁铧 是瓜州最早的耕作农具之一,又称“二 牛抬杠”。它由木犁杠、木制犁身、铁制 犁铧和牛担搁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将两 头牛套在担搁上,分列在木犁杠两边, 牵引木犁杠从而拉动犁铧进行耕作,从 形象上看是两头牛抬着一根木犁杠...
7191
纺线车、织布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纺线车、织布机纺线车是旧时人们用来将植物纤维(主要是棉花)加工成线的工具。由木轮、木轴、铁锭和木支架等构件组成。使用时,一手摇木轮曲柄, 木轮通过线细带动铁锭转动,一手将棉捻轴线系于铁锭之上,即可抽捻纺线。 织布机是将纺织的棉线织成棉布的机...
7192
木桶、卧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木桶是瓜州民间用来 打水和盛水的主要器皿。打水的木桶和 现在的铁皮桶、塑料桶大小差不多。打 水时,在桶梁上系一根长绳将桶放入水 中,待吃满水后,提出即可。盛水的木桶约有缸那么粗,使用时常在桶耳上拴一 截绳子,中间穿一木杠,由两人抬。 卧杆是...
7193
煤油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煤油灯是一种用 来照明的工具,大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过去,人们用食用油照明,有了煤油后,改用煤油灯照明。煤油灯用一个小玻璃瓶装煤油,瓶盖上钻一圆孔,插 入用铁皮圈成的圆简,圆简粗细要和圆孔吃紧,圆简中穿用棉花捻成的灯芯, 灯芯深入瓶...
7194
罩子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罩子灯是在煤油灯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制作工艺较精细,下面是一个灯座,中间是一个圆形盛油器,上部安装可调节灯火大小、能卡住灯罩不掉的灯头。为了提高亮度、防止油烟呛人,在灯头上安上用玻璃做成的灯罩。罩子灯的灯光要比煤油灯明亮得多,但每天要对灯罩...
7195
风匣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风匣是过去人们烧煤打铁或做饭时用来吹风煽火的工具。风匣由风箱和风板组成。呈长方形,对着风道有一连接的风口,里面是风板,在风板靠风箱的四边粘有鸡毛,与风箱壁紧挨,不留缝隙。风板中间竖安两根拉杆通到外面,在拉杆顶端,再安上把手,拉杆的下面朝外各...
7196
姜窝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姜窝子民间又叫“尖窝窝”、“盐 窝子”,其实就是杵臼。它是用一块一尺 见方大小的优质麻子石料凿制而成的, 大多琢成南瓜型,中间凿一拳头粗细的窝,深约四五寸。杆长五寸左右,也是用 石头磨制成的,呈棒槌状,一端成圆锥形,便于捣杵,又叫尖锤子。 ...
7197
线陀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线陀螺是旧时搓麻绳和捻毛线 的工具,由一根粗硬的铁钎子,将一个木陀螺自上而下贯通构成。铁钎子上面的部分稍长,上端有一个小勾,用来挂麻提线。使用时,将麻或毛理成一缕一 缕,捻出一个线头,挂在勾搭上,一手将 陀螺提起,一手在陀螺处一甩,陀螺就会...
7198
鞋楦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鞋楦头是一种用来固定鞋型和楦鞋帮的工具。过去人们穿鞋,大多是 手工做的,由于刚做出的新鞋样式不好看,鞋帮太紧,人们就创造出了鞋楦头。 鞋楦头是用木头制的,—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鞋头,用木头削成鞋前面的形状,用来固定鞋面;二是后跟,类似脚后跟...
7199
木斗、木升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木斗、木升子是瓜州过去人们用来衡量粮食重量的器具。均用木料做成,呈方形,上口大,向下渐收。木斗较大,在口沿上有一横隔,便于提拿。一升 小麦大约是2公斤,一斗等于10升,即20 公斤。
7200
方桌、琴桌、太师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瓜州史话
|
类型:
其他
方桌、琴桌、太师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瓜州条件较好的人家中,其 堂屋里摆放着方桌、琴桌和太师椅。 方桌、琴桌、太师椅都是用好的杨木或柳木做成的。琴桌较长,在桌腿与 桌面相交的四个角上镶有花纹木装饰, 它放在堂屋的靠墙位置。方桌略低于琴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