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42 / 2336
616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长期以来,王道村民养成了饲养禽畜的习惯,主要以养猪、羊、鸡、鸭、鹅、兔为主,养猪、鸡为最多。大牲畜以牛、驴为主,主要原因是村民多用牛耕地,用驴拉地、拉磨。农业合作化时期,一直到七十年代,牛、驴、骡、马基本上是在集体饲养。
617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王道村在建国前只有10多户村民养牛、50多户村民养驴、20多户村民养马养骡。建国以后养牛、养驴、养骡、养马户逐步增多。建国初由于经济困难,很多村民几户合伙喂一头牲口。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户养一头牲口的户增多。那时候,全村就有几个大牲口群...
618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发展奶牛是从1993年开始的,当时王孟梅书记及班子其他成员外出参观多,认准了这条路子。经过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发展奶牛养殖。
619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农民家家户户都养猪,有“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然”的俗语。猪的品种多是土种黑猪,传统饲养。粗饲料由豆叶、黄宿菜种子、谷糠、高粱糠、青草、野菜等。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养猪事业的发展,生猪存养量逐年增长,1959年生猪存养量1...
620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养羊的农户不多,只是有几户家境比较富裕的成鞭成群的养,雇人放牧,多是绵羊,山羊很少。 建国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经济收入高,都想养羊增加肥料和家庭经济收入,所以养羊有了很大发展。多是个体散养,基本上家家户户养羊,多者二、三十只,少...
621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历史上,养鸡、鸭、鹅都以户养为主。每户平均养6只左右,靠湾塘近的农户养鸭、鹅,数量较多。 1978年后,养鸡业发展较快。养鸡大户王学文,1989年就开始养鸡,从一次性容养量1000只、2000只、3000只,发展到1991年一次性7000只...
622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王道村没有畜禽病防治机构。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畜禽疾病防治工作。六十年代,公社兽医站建立,并为村里培训了兽医员,还设立了兽医药所,大大方便了村民饲养畜禽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工作。 1993年,随着以奶牛养殖为龙头的畜牧养殖的发展,村...
623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水产养殖包含概述、捕捞 养护、淡水养殖的内容介绍。
624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王道村紧靠小清河,历史上多以捕鱼、拾草、晒盐为生。从建国前一直到建国初期,水中生物和水中植物的养护、捕捞和采收,一直是深受王道人非常重视的一项产业。为了在近河、近海捕鱼,都制造了鱼网,如抢网子、扒网子、旋网、抬网、张网、大围网等。购置了船只...
625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捕鱼,除去近河捕捞外,还有的出海捕捞。如早在1938年,驾船出海捕捞的就有李好政、李本功、李本庆、王德才、王德龙等人。那时因船小、网索落后,只是在浅海、海沟子里捕捞,俗称赶“小海”。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了木帆船,从事海上捕捞的人数逐年增多。...
626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五十年代前,因为观念的陈旧、科学的落后,再加上种种原因,王道村在淡水养殖上无人工养鱼的历史和习惯。但是,五十年代中末期,大规模的黄河水灌溉工程的兴建,已经为淡水养殖创造了条件。进入七十年代,尤其是1978年以来,党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了经济...
627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在党支部书记王孟梅的倡议下,王道村两委决定:开发防潮闸以南滩涂,建设鱼池、虾池,发展滩涂的海水养殖。在王孟梅的带领下,王道村正半劳力600多人,在滩涂上安营扎寨,大干一冬春,开发滩涂1500亩,建鱼池、虾池24个,建筑物50多个...
628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企业与多种经营的内容包含村办企业、滩涂开发、个体私营企业、建筑业、多种经营。
629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特别是从初级社到高级社时期,主要副业收入是种植瓜菜、捕鱼等。 1959年至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王道村从大队到生产队注重搞副业生产,增加集...
630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八十年代,王道村800多户,3000多口人,人均占有耕地只有2.2亩。人多地少是王道人走上小康之路的主要矛盾,想富裕就必须探讨新的路子。由于这是一大笔财富,每到冬春季节,周边地区和个别外地人,甚至有的找上打手来和我们争夺利益,连续几年,村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