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40 / 1001
586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王殿玉,字琢袭,山东郓城县徐桥村人。清光绪25年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早逝幼年跟随哥嫂生活。6岁时因患天花双目失明。12岁拜于光文为师,学习曲艺。由于他勤学苦练,进步很快。
587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期间,我梁山军艮,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谱写了一曲震惊中外的英雄壮歌。1939年3月,我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在陈光代师长和罗荣桓政委率领下,越过敌人的封锁,跨过黄河,挺进山东,到达鲁西南地区郓城西北张楼。
588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梁山自古出英雄。抗日战争期间,我梁山军艮,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谱写了一曲震惊中外的英雄壮歌。于3月15日在樊坝全歼日伪刘倍功部一个团,活捉团长刘玉胜,俘敌500余人。
589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出曹州府南行六十里,在菏(泽)曹(县)交界处,有一座“安陵堀堆”。就在堌堆脚下,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里、恰成“品”字形的村庄,名叫刘岗、曹楼、伊庄。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们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和大本营,被誉为摧不垮打不烂的"红三村”。
590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大杨湖战役故址位于菏泽市西南与曹县西北之结合部,韩集和安陵集之间的大、小杨湖地区,是著名的大杨湖战役故址。大杨湖战役,是我军于解放战争时期,在鲁西南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运动战。
591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翼鲁豫大军,在鄄城南富春、高魁庄、苏屯、任庄、刘庄一带,歼灭了国民党整编68师119旅全部、整55师29旅86团及炮兵一个营,计8500余人。
592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是解放战争期间鲁西南战役的故址。鲁西南战役,是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晋豫鲁野战军,于1947年6月30日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鲁西南地区打的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593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沙土集是位于菏泽城东50余里之荷泽至巨野公路上的一个大村镇。它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解放军,在鲁西南地区歼灭蒋军嫡系第五十七师的地方。为了策应刘邓大军南下,我华东野战军则转入外线作战,进入鲁西南地区歼敌。
594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鲁西南抗日烈士陵园,座落在菏泽、曹县交界的“安陵堌堆”遗址上。这里,白杨巍巍,花草妍妍,亭堂相吻,碑塔互映,给人以清幽肃穆之感。“安陵堌堆”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记载着不朽的古代文化,也载下了鲁西南人民的优良革命传统。
595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单县是个风姿典雅的古城,她象一颗晶莹的宝石锒嵌在苏鲁豫皖四省交会处。湖西革命烈士陵园,以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座落在单县“古代八景”之一的“一里三台”故址上。
596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是菏泽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戏曲形式之一。山东梆子,是由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个独具风格的梆子剧种。它主要流行在鲁西、鲁西南、鲁南等地区,其中以菏泽(曹州)为中心的被称为“...
597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是菏泽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戏曲形式之一。山东梆子,是由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个独具风格的梆子剧种。它主要流行在鲁西、鲁西南、鲁南等地区,其中以菏泽(曹州)为中心的被称为“...
598
枣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枣梆,是由山西梆子传入鲁西南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展演变而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实系山西梆子的一个旁友。原名“本地偳”,即“本地的山西梆子”,简称“偳梆”。
599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柳子戏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也是荷泽地区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个古老剧种。柳子戏是在民间说唱艺术“弦索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戏曲形式,主要有俗曲和柳子两部分组成。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而其中的“东柳”,即指目前...
600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大弦子戏,是柳子戏的姊妹剧种,它和柳子戏同属一个源流,都是在元、明以来民间俗曲《弦索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老剧种。大弦子戏传统剧目有300余出,多已失传。大弦子戏主要流行在鲁西南和冀南、豫东一带,其中菏泽地区是它的老根据地之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