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明水撷英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第二辑
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德城文史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辛亥革命在山东
莒南县文史资料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即墨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辛氏三代
济阳文史资料
市中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阳县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历城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长清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德州文史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長清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临沭文史资料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安丘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历城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城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商河文史
德州文史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胶南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商河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济南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德城文史
青岛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历城名人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李沧文史 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德州文史(五)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历城文史资料
当代中国的山东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德州文史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中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德州文史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邱煤矿史料
济南政协史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南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历城名胜古迹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名胜古迹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槐荫文史资料
蒙阴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黄岛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章丘老字号
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安丘文史资料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莒南文史资料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历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288
/
4002
4306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目次
4307
平阿山区的情报员——秦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平阿山区的情报员——秦三,鲁西黄河之滨,有一块抗日革命根据地——平阿山区(即今平阴县东部、南部山区)。这里山峦重重,沟壑纵横,北依黄河,南接东平湖,地理位置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抗日烽火的年代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4308
缅怀黄晋三先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缅怀黄晋三先生,黄老先生原名锡庆,字晋三是现在的东阿县大李乡(原平阴县第五区)黄庄人。大约生于一八七五年,自幼攻读诗书,勤奋好学,学业早年成就,在清朝光绪年间考中秀才,以后被聘为塾师等情况。
4309
记邹康候先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记邹康候先生,邹康候同志(又名邹宪诰)离开我们已经十九年了。我访问了曾与他一块工作过的同志,了解了他生前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许多老同志和群众都抱着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积极进取,性格豪爽,刚正不阿的精神等情况。
4310
平阴县的由来与境域变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平阴之名,始见于《左传》因地处古东原之阴而得名。平阴县位于山东省西部,济南市西南65公里处。县境北靠长清县,西隔黄河与东阿县相望,黄河流经县境42公里,有平阴黄河公路大桥与河西沟通,东接肥城县,南邻东平县。全境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7公里...
4311
平阴县历代“县志”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起源于春秋,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盛行于明清,两千年来从未间断。据目前所知,平阴自明朝到民国,先后八次修志。第一部县志修于明朝正德甲戍年,主要纂修者王環、夏鑑。王環,字鲁轍,少以才学著闻,成化甲辰进士。夏...
4312
东阿故县城考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东阿县故县城,即今平阴县东阿镇驻地。东阿城历史悠久,地势冲要,历来志家每多艳称。《山东通志》载:“城头黄石瞰狼水以岩岩,渡口清河贯鱼山而浩浩”。旧《东阿县志》载:“东阿古之名邑也。会盟争战,废垒遗墟,见于经史者不一而足。东阿为南北冲衢,四通...
4313
山西洪洞大槐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中原流传已久且范围极广的民谚。宋、元之际,中原各地长期遭受兵祸,狼烟迭起,战火频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元帝国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以极其残暴的手段压迫各族人民。刘福通失败后,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訌遂...
4314
镇压汉奸,欢庆胜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四六年第一次解放泰安,俘虏了平阴的汉奸刘绪安、刘国栋(郭套人)、门鹤亭、郭大拼等人。县公安局派人去认领,在押解途中夜宿肥城六区山羊铺,因看守不严,让刘绪安跑掉。当时正在夏沟开传播发动群众经验的干部大会,于会人员听到刘绪安跑掉的消息,无不气愤...
4315
大汉奸刘绪安历史简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刘绪安,男,生于一八九一年,汉族,系平阴县刘店村人。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为国民党平阴县二区区长,盘踞夏沟。一九四〇年逃进平阴城公开投降日寇,被编为平阴县伪保安大队任付大队长,下设十二个中队,分散于全县黄河南北各区的日伪据点里,成为日本...
4316
对平阴抗日高小的回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平阿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渡过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一九四三年形势好转,在抗日胜利曙光即将照临之际,平阿县委根据形势和群众的需要,决定创办抗日高级小学,以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一九...
4317
民族受辱时期的平阴文教事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华北辽阔大地,即陷入危亡局面,不抵抗主义的国民党军政官员,一枪不放纷纷撤退华中,文人志士流亡四方,我县学校及所有文化机关,都陷于停顿,文物图书封存掩藏,真是百业俱废。一九三八年农历六月初一,残暴日寇,疯狂的...
4318
回忆平阴抗战前的教员训练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据当时县教育局长王学正介绍:原来县里办过数期师范讲习所,培养了一批小学师资,但为数太少不能满足需要。今为了迅速提高在职的师资水平,考虑到现有人力物力条件,确定师范讲习所暂停招生两年,腾出所有设备办培训班。每期抽调在职教员50人培训3个月,计...
4319
济南学生南京请愿履行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不费一枪一弹侵占了东北三省。激起了人民大众的公愤,当年十二月份济南学生和全国学生一样,发动了赴南京请愿的抗日爱国运动。当时我在济南育英中学读书。在济南的平阴籍学生中,有我和安昭喜(安庄人)二人参加了这...
4320
回忆“手枪旅”在李塘袭击日寇的情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吴化文的手枪旅是原国民党第三路军总指挥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部队,抗日战争开始时,全旅下属二个团近五千人。名为“手枪旅”实际也配有各种重武器,每个士兵都配有“三大件”,即驳枪壳、步枪和大刀。部队成份有不少是青年学生,因此具有一定的军事素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