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图书馆
甘南州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南州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基础文献
6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迭部县志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夏河县志
玛曲县志
甘南州志
舟曲县志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210
/
1334
18136
行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地广人稀、草原辽阔的玛曲牧区,牧民自古出门旅行,探亲访友,甚至外出放牧都离不开马和牦牛代步。玛曲建政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时尚摩托车,县城和各乡镇附近,公路沿线的牧民基本上每个家...
18137
礼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玛曲建政前,基本上处于半封建半奴隶的统治之下,再加藏族是一个全民崇尚佛教的民族,在本来森严的等级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一般见土官、头人、活佛都要跪拜叩头。求见时他们说一句,则求见人应一声“啦索”,有时再吐一次舌头,表示知错。离开时,要退至门口...
18138
洛赛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牧区藏族最隆重的节日,藏语“洛赛”即新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甘南地区这一节日以汉族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渐开始过藏历年,但只区限于一些学校、机关)。初一日,家家煨搡,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
18139
毛兰木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它渊源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140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法会,甘南地区拉卜楞寺院最为盛大。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三下午开始至正月十六日结束,共四天。玛曲各寺院均集会跳神一次,祈祷预祝群众一年四季平安,人畜兴旺。
18140
涅槃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3月10日群众到寺院朝拜。
18141
娘乃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4月15日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这天僧俗群众,家家户户斋戒不举炊火,不说话交谈,以示纪念,并穿上新装,集中到寺院进行礼拜、烧香、转经轮等佛事活动。
18142
插箭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实际上是祭山神的节日(山神藏语意为“拉卜则")。祭山神用长木杆和箭牌,木杆长约七、八尺,上端削尖,系上丝绸彩布,也有挂羊毛的,象征箭杆,箭牌是长约2米3寸宽的薄木板,绘以五色云景,由男子各执其中一种,到时齐聚指定的山头,插成一丛状物,上面缠...
18143
祭拉卜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时间多在春夏两季,每年一次,一般请喇嘛念经,杀牛宰羊祭之,同时举行晒佛、赛马及歌舞大会。
18144
香浪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由夏河拉卜楞寺院和尚夏季打柴而流传的节日。一般在7月或8月初旬,那时正值草原的黄金季节,各地牧民或亲朋或家人,依山傍水,扎起帐篷,杀牛宰羊,大家饮着酒,喝着奶茶,吃着“窝奶”、“辛”(一种点心)及瓜果等,谈心说笑,载歌载舞,纵情愉悦,许多...
18145
燃灯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阿却”,是专门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圆寂而创设的。具体时间为每年农历10月250,拉卜楞地区开始该纪念活动是从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时开始的。
18146
磕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牧区的信徒除诵经外,去寺院磕头和转经轮,是日常的必作功课。磕头时,双手合掌高举,额触地面。磕头时,心发虔诚,口诉祈求。磕头的种类很多,有的去夏河历世嘉木样舍利塔前,磕几百、几千、几万次,俗称磕长头。有的在拉卜楞或自己部落的寺院周围绕寺右转磕...
18147
转经轮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转“古拉”,一般均绕寺院转经轮。经轮大小不一,式样各不相同,质量也不一样;有一个房子装一个的,也有拳头大的;外壳有牛皮彩绘的,有铜的,有银的,也有象牙的。它们虽然外表不同,但其内部装有各种经卷,故称“经轮”。经轮必须向右旋转,这是佛教的...
18148
念嘛呢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牧民群众每一天必修的功课,一般牧民随身都携有念珠,一有空闲就数着念珠念嘛呢,即“唵嘛呢叭咪》”六字真言。有的放牧时念,有的坐在家中念,有的骑在马上念,有的出门访友时也念,一句话,念嘛呢成为牧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
18149
天葬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玛曲地区最普遍的葬法。人死后,将尸体蜷曲起来,如不成即用绳捆成弯形,用哈达包住口,黄布或红布盖之,请活佛僧人念经(一般3个人以上,均分死者遗物马匹等),放于帐篷或房屋的一角,并用毯子隔起来。停丧时间长短不一,有当天送葬的,也有几天后才送的...
18150
火葬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此俗源于羌。《荀子•大略》称:“羌族之俗,死则焚其尸”:《列子》曰:“秦之西有义渠国,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因之,火葬之法历史久远,但在建政前,火葬是活佛、大喇嘛、达官贵人或声望很高的人死后的葬法。采用此葬法的,一般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