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99 / 976
147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人工林具有生长快,能够较快的提供森林后备资源,改变木材供需不平衡状况等优点。还可以在宜林灌木地和无林地区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覆盖率,改进林相布局,改造环境,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147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0年初,洮河林业局在主要采伐区大峪沟的占占、冶力关的上力家、尖山子等地开辟建立苗圃。不久后又相继在车巴林场的麻路滩、山神滩;卡车林场的大中山、卡主郎等地建立了苗圃进行育苗,由于技术、管理、交通、土质等原因,不久陆续停办。次年,总结了失...
147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和关心林业生产的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始终将林业生产置于重要地位。1952年在境内洮南等地进行义务植树造林,至1954年,造林面积达10481亩,植树181971株,其中移植天然幼苗13771株,插杆12740...
147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护林防火工作。1950年甘肃省农林厅组织工作组深入洮河林区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保护森林,发布“护林防火通告”并印发张贴,此外利用宣传画、标语、放映电影等,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制定了乡、村、户“护林防火”公约...
147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县境工业基础薄弱,整体经营素质不高,综合实力不强,丰富的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地方民族经济对森林资源木材的综合利用能力差。1984年7月21日,经卓尼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卓尼县木器加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147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由于历史上社会环境的制约,森林工业发展缓慢。1954年在兰州设立制材厂,以来料加工为主,隶属甘肃省木材公司,1958年至1964年隶属洮河林业局兰州贮木厂,1965年改为由洮河林业局直属。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大型带锯3...
147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工业基础薄弱,整体经营素质不高,综合实力不强,丰富的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地方民族经济对森林资源木材的综合利用能力差。1984年7月21日,经卓尼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卓尼县木器加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147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工业发展建设情况。
147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卓尼县境特殊的封建土司和寺院僧纲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卓尼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千百年来,工业萧条,经济落后。民国年间,境内柳林等地开始有了个体私营商贩及小手工业作坊,但没有专门的工业生产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48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县境特殊的封建土司和寺院僧纲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卓尼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千百年来,工业萧条,经济落后。民国年间,境内柳林等地开始有了个体私营商贩及小手工业作坊,但没有专门的工业生产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
148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地处边远,文化、科技、交通等事业落后,自然资源优势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综合经济实力薄弱,基础差,行业少,门类单一。
148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所属各种厂矿企业发展情况。
148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所属企业生产的主要工业产品。
148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属早期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计划经济,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方式,由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定期下达生产计划指标,企业亏损由国家统一负担,上交利税依照亏损程度实行减免及利润分成,盈利上交,无利补贴。各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企业行使单纯的行...
148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属早期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计划经济,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方式,由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定期下达生产计划指标,企业亏损由国家统一负担,上交利税依照亏损程度实行减免及利润分成,盈利上交,无利补贴。各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企业行使单纯的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