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黎川县志
汤显祖与罗汝芳
宜黄县志
上顿渡镇志
临川文化史
抚州地区粮食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抚州特色养殖业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连城鄉誌
临川区志(1987-...
抚州检察志
大岗镇志
抚州农家美食
莲乡山水
趙醒儂传
南丰县志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地区教育志
湖南乡志
乐安县志
抚州市志:全5册
崇仁县志
广昌县志
抚州金融志
南城县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金溪县志
走遍抚州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175
/
4093
2611
三、双季稻一绿肥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只占水田面积6.6%。到1957年达9.9%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2.9%。1963年为12.3万亩,1970年上升到17.29万亩,占水田面积66%。1985年面积21万余亩,占水田总面积76.5%。双季稻绿肥制的推广,对发展水稻...
2612
四、稻-稻-油耕作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开始出现小面积利用双季稻田种植油菜。7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推广“稻稻油”耕作制,1980年种植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1%。稻一稻一油耕作制能够提高复种指数,解决水旱轮作问题,发展植物油料生产,同时能够培养地力,使种地和养地结合起来。
2613
五、油棉两熟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来面积较小,零星分布在全县各地。
2614
六、烟叶一晚稻一绿肥耕作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面积少。集中分布于珀歼乡沙洲、水口、黄狮等村。岳口乡徐家桥、万坊乡尧家边等村也有少量种植。
2615
七、瓜-稻-绿肥(油)耕作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为近年采用的新耕作制。利用部分水稻田,上半年栽种西瓜或梨瓜,下半年栽种二季晚稻,初冬播种绿肥或油茶,既实现了水旱轮作,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2616
八、花生-稻-绿肥(油)耕作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亦为新耕作制之一。利用少量水田,上半年种植早花生,下半年栽种二晚,初冬栽种绿肥或油菜。花生的根瘤菌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改善了土壤质地。
2617
第二节 技术推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推广良种 二、改进育秧 三、适当密植 四、合理施肥 五、科学管理 六、植物保护
2618
一、推广良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术指导,当年繁育母本98亩,制种30余亩。1976年全县开展大规模“南繁”制种,1个制种队,人数达320余人。此后因“南繁”投资大、花工多,改在县内上唐集中连片制种。1985年,全县水稻良种面达91%以上,杂优占二晚的60%,亩产一般在40...
2619
二、改进育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稻育秧,历来采用窝箩催芽,水播水育,往往因天气不好,造成烧苞烂秧。迟至清明早稻方能浸种,农民称之“懵懵懂懂,清明浸种”。
2620
三、适当密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后,水稻行株距一般为l尺左右,亩插5~6千株。合作化以后,密植作为一项重要增产措施逐渐得到推广。高杆品种7寸×8寸、8寸×9寸,亩插万株左右。60年代推广矮杆品种,密植6寸×7寸,亩插1.5万株左右。1975年后随着良种的更换,密植4...
2621
四、合理施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主要使用农家肥料。建国后,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根据土壤和水稻生产的特点,把农家肥、化肥、绿肥、按氮磷钾含量合理搭配,科学配方施用:(1)重施底肥。早稻一般以绿肥和猪牛栏肥作底肥,晚稻以厩肥和稻草还田作底肥。(2)推广氮、磷肥作面肥和...
2622
五、科学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棉花生产,推广深沟窄畦,深翻足肥,适时播种,壮苗早发,合理施肥,适时灌溉,防虫灭病等栽培技术。 油菜生产,改直播为育苗移栽,高畦深沟,下足基肥,轻施腊肥,巧施花肥,并在花期施用硼肥等先进技术。 红花草种植推广“三四一条沟”高产经验,即每亩播...
2623
六、植物保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主要病虫害 水稻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蝗、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象鼻虫、蝼蛄、稻飞虱、浮尘子;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60年代以前,水稻品种为高杆,绿肥留种面积少,虫害不甚严重,常见害虫有稻蝗、稻苞虫和二化螟。60...
2624
(一)主要病虫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稻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蝗、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象鼻虫、蝼蛄、稻飞虱、浮尘子;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60年代以前,水稻品种为高杆,绿肥留种面积少,虫害不甚严重,常见害虫有稻蝗、稻苞虫和二化螟。60年代后,随着双季稻...
2625
(二)植保措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水稻病虫害防治有明显进步。1958年在湖东建立了第一个病虫测报点,由农业局派驻技术员测报虫情。1962年测报点改为测报站。1965年各乡及县农科所均建立了病虫测报点,l乡配备1个专职植保员,各测报点定期向县测报站汇报虫情,县站据此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