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294 条 1294 / 1353
19396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把面抻至七、八扣,盘成圆饼型,放油中半煎半烙至熟,把饼提起拉散,如条条银丝,置盘中撒上青红丝、白糖即成,香脆适口。
19397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用矾、碱、盐和面,制成条状,每8条组成一根在油中炸熟,呈深棕色,酥脆可口。 辖区名吃还有:小茏蒸包、油炸糕、水饺、米粉、鸡丝馄饨、什锦素包、江米糕、糖酥煎饼、五香甜沫、豆腐脑、煎包、烫面饺、荷叶粥、八宝饭、五仁包、馓子、炒面等。
19398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四蟹灯是家喻户晓的民间舞蹈,相传已有200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大明湖一带,附近群众多靠撑船打鱼捉蟹维持生活,四蟹灯就是在群众生活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四蟹灯包括鱼、鳖、虾、蚌。表演时各饰以相应的灯具,此外还有打鱼佬、水兽,表演者一手持灯、一手...
19399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明湖畔的北极阁、铁公祠,历来是元宵灯会的聚集之地,沿湖居民也以善舞十三节龙灯而闻名泉城。后吸收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龙、虎、鹰、熊彩云灯”。解放后,春节、“五一”节、国庆节期间表演。参加灯舞的队伍,前有3米多长的彩门,后有数百名手执色旗的...
19400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东舍坊高跷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有“大劈叉”、“双足跳”、“捕蝴蝶”、“捞月”、“蜻蜓点水”等高难度动作。高跷一般高度为40~100厘米,以行走为主的高跷高达3米。演出内容有“八仙图”、“仙女下凡”、“八大金刚”、“十美图”、“西游记”、“钟...
19401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历史上传说大禹舍身为民,带领群众日夜治水,曾3过家门而不入,老百姓拥护他。东海的黑蛟巫支祁(恶蛟)朝思暮想要当天下首领,多次找舜提出要求,舜严厉拒绝了他的要求,而选禹为首领。巫支祁怀恨在心,要报复舜,除掉禹。舜去世后,巫支祁就全力以禹为敌。...
19402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北宋末年,济南知府刘豫手下有一员大将,姓关名胜,武艺高强,忠烈无比,深得士卒爱戴。 当时,金兵入侵,宋朝无力抵抗,被迫南迁。金将挞赖率兵围攻济南,因关胜守城,金兵久攻不下。挞赖便秘派奸细入城,用重金收买知府刘豫并封官许愿,刘豫本是贪官,见金...
19403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景区
大明湖公园位于辖区西北、古城内北部,东临南北历山街,南至大明湖路,西、北临护城河。公园东西长,南北窄,呈长方形,面积81公顷,公园以湖水为中心,水陆各半。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被誉为“泉城明珠”。湖水面积46公顷,水深平均3米。湖中有...
19404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节(正月初一),解放前有接神、敬天等习俗,解放后逐渐废除。 守岁、穿新衣、吃水饺、放鞭炮、拜年等习俗流传至今,并增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19405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亦称“灯节”、“上元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猜灯谜、放鞭炮、玩龙灯、踩高跷、吃元宵等习俗相沿至今。
19406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二月二(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又称“春龙节”,解放前民间有用炉灰“打囤”,炒“蝎子爪”(炒豆)的习俗。解放后仍有炒豆习俗。
19407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解放前,有扫墓、踏青、春游、放风筝习俗。解放后成为悼念革命先烈的节日。扫墓、踏青、放风筝流传至今。
19408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端午节(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解放前有挂艾枝、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荷包的习俗。解放后仍有吃粽子、插艾等习俗。
19409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乞巧节(七月初七),传说七月初七之夜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人们在庭院摆设瓜果,妇女向织女乞求智巧。解放后,此节逐渐消失。
19410
知识出处: 历下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亦称“鬼节”。解放前有上坟祭祖的习俗。解放后,此节逐渐消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