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21 / 1383
301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50年代开始,在平原、丘陵区兴起了平整土地高潮,山区开始搞打坝垒堾修造梯田。60年代初,由于三年生活困难,广大农民为增加口粮,一度出现“开荒热”,使不少闲散荒地变成耕地。1964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山区“开山造田”、“客土造田”、“...
302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3月至1982年3月,本县组织80名农业技术骨干和2800名社、队干部,对全县2974504亩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壤调查。本次调查分外业调查、内业分析、制定规划三步进行。共取土样5000多个,化验分析19240样次,编写各种调查报...
303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传统的农作物栽培,通常以“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垄大苗稀桔杆壮”为准则,管理粗放,因此产量不高。建国后,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各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日趋科学化。
304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以前,小麦栽培形式多为大垄稀苗,行距为1.8尺,下种量每亩一般在4公斤左右,为节约粮食,多选瘦小麦粒作种。1953年后,开始推广合理密植,行距改为0.8尺;下种量,水浇地每亩10公斤左右,旱地为每亩7.5公斤左右。1973年开始推广...
305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的玉米栽培方式是稀植、粗管,一般每亩1000株左右,俗有“棒子地里卧下牛,还嫌稠”的说法。1949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为65公斤。1953年开始推广合理密植,每亩一般为2000株左右。1962年又开始推广杂交玉米种,每亩又增至3000-...
306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棉田垄大苗稀,管理粗放,俗有,,花见花,二尺八”和“立了秋,大把揪”的说法。1953年以后,棉花栽培制度实行了较大改革,收到良好效果,主要方法有合理密植、整枝打权。
307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棉花密度一般每亩3500株左右;70年代每亩增至4000-6000株;在旱薄地推广了“高密度,早打顶”技术,亩密度高达6000-10000株。1975年,农业技术员陈振峰在伍仲搞了5亩旱地植棉试验田,每亩为11000株,亩产皮棉60...
308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传统的谷子留苗方式为“留墩苗”,每墩留苗10余株,苗的长势粗细不匀,高低不齐。1954年后,开始推广“手剔亩”留苗方式,由原来的“撮撮苗”改为“羊拉屎”,产量逐年增高。1956年,军营村8亩麦茬谷亩产达530.75公斤,创当时河北省最高...
309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8年,本县开始引种甘薯,品种为“胜利百号”,当时种植面积很小。50年代,甘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人们对甘薯栽培管理也愈来愈重视。1953年,东先贤、北先贤采取“温床育亩”获得成功。以后又推广了合理密植、高垄栽培、根外喷磷等技术,有的还运...
310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花生管理粗放。1950年,邢台专区农场技术推广队首先在冀家村一带推广花生根瘤菌拌种技术,平均增产20%以上,1953年普及全县。1954年开始推广花生合理密植,每穴5粒,每亩500穴左右。1960年以后推广了“培土迎针”、“清棵...
311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邢台植物保护:虫害防治、病害防治、杂草防治、鼠害防治的工作概况。
312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农作物害虫主要有蝗虫、粘虫、蚜虫、螟虫;棉铃虫、蝼蛄、金针虫、小麦吸浆虫等。
313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西大郭、北先贤首先采用“捋裤腿”、“掏耳髓”、“打群尖”管理技术,之后很快推广全县。1964年,本县开始推广“按棉花长势、苗色,提前分批打顶、打群尖,促棉花早熟”整技技术。1984年以后,又推广了用“缩节铉”等化学药品控制棉花“疯...
314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伍仲村首先应用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平均亩增收皮棉20公斤。到1983年,全县棉花地覆盖面积达到4000亩。
315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对棉蛟通常以烟叶石灰水、棉油皂水浸沾棉叶除治。60年代以后,棉蚜抗药性明显增强,为害愈来愈重。据此,本县逐步推广了“3911”拌种和有机磷农药叶面喷雾防治技术。70年代县病虫测报站在晏家屯进行了“氧化乐果加机油涂茎防治棉蚜”试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