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469 条
2021年
456 条
2022年
101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69 条
其他
266条
动物
28条
土地资源
48条
工业产品
18条
景物
2条
植物
30条
民俗
740条
水果
33条
疾病
74条
矿产
36条
粮食
62条
美食
2条
艺术
24条
药物
5条
蔬菜
10条

颗粒列表

共 1469 条 9 / 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21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砌喜墓往往是较殷实的人家在老人还健在时就砌好墓。墓有“明墓” “框墓”和“券墓”三种,另外还有墓碑、墓地界等。明墓是坟四周围用砖石砌金一圈圆形,目的是兜土不使坟头土流失变小。框墓,先挖坑,坑四周用砖石砌垒,底亦用砖石铺平,入棺后,上面用墓盖...
122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在墓前树立的石碑。墓碑由碑身、碑座、碑框、碑帽组成,也有只有碑身和碑座的。碑身一般高两米,宽一米,碑文竖写在当中,靠最左边写某朝某时字样。如有石框,两边刻一副对联,还有龙凤、花纹等图案。碑帽脊形,刻有角云、兽形等图案,过去有功名的人才能有碑...
123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寿衣男女有别,但都是天蓝色布料。因天空是蓝色的,希望穿着蓝色衣裳升人天堂,忌穿黑色,因穿黑色代表下地狱。男寿衣上身棉袄外衣,忌穿褂子,音同“挂子”,怕连儿子挂走。经济宽裕的可做棉袍,外套马褂,下身棉裤,帽子有的是帽壳,有西瓜壳形的棉帽,穿浅...
124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老人在咽气前,都要从暗间里移至明间,靠东墙铺铺,头朝外仰卧,盖上被,儿女在一旁守着咽气。咽气后用一张白纸把脸蒙上,成殓前有人守着,防止动物靠近串了气,会“游尸”。若是老人在暗间咽了气再移尸于明间,灵魂就会困在暗间出不来。俗话说“隔梁如隔山”...
125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老人咽气后,族人把箔截成四道经,名曰“灵箔子”,用凳子在中堂支上灵床,把遗体安放在上面俗称“停灵”;并用苘把双脚扎拢,名曰 “络脚绳”;灵前放一小桌,桌上放一个碗,碗内放一插着模子的馒头,名曰 “悼头饭”;并放一油灯,名曰“阴魂灯”;桌旁放...
126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从前老人咽气后,丧主就烧一锅豆腐汤,把本村本族内成年男子叫来,每人喝一碗。然后由族长主持,丧主把丧葬计划通报给大伙,对族人来说称“喝豆腐汤”,对亲朋来说是“送殓”。
127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就是把遗体移放到棺材里。首先棺材底铺一层草木灰,以隔潮湿。死者脚头放一块干牛粪,意思是“牛粪也还有发热的时候”。草木灰上面铺一层很厚的新棉;棺材四角和当中各放一枚铜钱;对角放麻批,“批”寓意下辈人才成批出现。头下放一块土坯(亦是 “批”的意...
128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成检后用棺材盖封上,钉上封棺钉。封棺钉三根,男的左两根右一根,女的左一根右两根,一般由木匠事先钻好眼,把钉穿进去就是。如死者是女性,由孝子的舅舅或表弟执锤穿钉,死者为男性由族长执锤楔钉。楔时孝子在一旁高喊“爹(娘)——躲钉”,连喊三遍。
129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择日子就是“看日子”。二宅先生问亡人在什么时辰咽气、大拇指掐住什么指头,以此为根据确定葬日。一般看死后三天以外的日子,只有少亡才三天以内葬或当天埋。有的二宅先生择日时,由于亡人死的时辰不好,会作出“逢辰”和“出殃”的破解之法。
130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老人咽气后,由族人根据丧主的至亲送口头通知叫“送悼头信”。至亲遂召集需吊丧的家属族人,买刀火纸(一般死者夫妻俩有一人还在,就用半刀火纸;若两人都不在,就拿一刀火纸)前去吊丧,俗称“哭悼头”“哭人”。哭的人先到灵前磕头,起来走进丧屋门方可蹲下...
131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遗体火化后择日发丧,家族头面人物与丧主商定动什么至亲,场面有多大,先请先生写丧简,也称丧帖,简面写“讣窆”。讣是以亲之殁告于人,窆是以亲之埋葬告于人;陈丧则写“告窆”,是将丧葬日期告于亲友。夫主妻丧写期启,夫丧妻要穿孝,妻丧夫则不穿孝。简文...
132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发丧日 子确定后,喇叭和厨师都要写订约,写 清某年某月某日某村某人用乐。厨师要 根据场面的大小、桌数的多少开出菜单, 由族人按菜单买菜。家什根据要办桌数 的多少和堂口来准备家什和架棚。
133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老人咽气后,每天其子女、儿媳、侄子、侄女等族内近房围在灵旁大哭一场,叫“哭灵”;傍晚睡觉前仍如此大哭一场,叫“辞灵”;一直到埋葬,不能间断,否则后代会出哑巴。老人咽气后家人必须日夜守护在遗体旁,这叫“守灵”。在灵前老盆里,每天要烧开门纸、关...
134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过去有钱人家,发丧兴开三天门,第一天至亲到场叫“开门”;第二天所有送殡的客人都到齐,叫“烧纸日”;第三天为葬日。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头日开门,第二天埋葬。但六七十年代,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政策的限制,则当天开门当日埋葬。大宗村由于土地减少,改革了丧...
135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 类型: 民俗
发丧日头天上午,由本村一些能办事、威信高的各姓头面人物组成执事或叫理事,负责操办丧事,灵棚、大门、客屋棚悬匾、挂挽联。丧事操办人的角色:老执们也叫“大老总”“执事”,是丧事中的大拿,一般要十几人。他们分工明确,有大总理两人,外柜两人,执灵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