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4902 条 303 / 327
453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鄂伦春族喜用桦树皮制作桶、篓、箱、碗、盒、盆等器皿,器形或大或小。盒、箱等器物多有盖。鄂伦春人特别重视在器皿上进行装饰,桦树皮器皿的装饰多在器身腰部以上或盖上,以骨针点刺、用骨器压花和在槽绘彩等手段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纹样多为几何纹,如三角纹...
4532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桦皮制品,不仅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而且造型美观耐用,往往还装饰有独特的民族图案。在五光十色的图案之中,有少部分是吸收了汉族和达斡尔族的优秀图案而稍加改变,如回纹连续图案,原是我国商代铜器的纹样,多作为底纹而代代承袭相传。这种图案一般用于桦皮盒...
4533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桦皮器皿的装饰图案纹样,以云卷纹、花草纹、树形纹:〓字纹、连续回转纹等最为常见。桦皮盒盖上的团花,是在器物最显眼的地方,也是作者最着意的地方,大都装饰得很讲究,有的还加以色彩斑斓的彩绘。姑娘们结婚时带去的嫁妆盒“阿达玛勒”,多呈椭圆或长方,...
453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鄂伦春人制作桦皮图案,有“烫纹”和“刻纹”两种。烫纹之法,是先把设计好的纹样,草画在桦皮器具上,然后,用烧红的铁丝烫出黑色的细纹,分别着红、蓝两色。刻纹之法,是把选好的图案草画在桦皮器具上,然后用野猪骨做成头带两叉的骨针凿刻,即成双道凹进去...
4535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桦皮工艺品在鄂伦春人文化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的物资源源不断输入林区,加上部分鄂伦春人定居,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起了很大变化。因此,某些桦皮器皿的制作便逐渐减少了。比如,由于各种搪瓷、陶瓷器皿深受广大猎民欢迎,便取代了部分桦皮器...
453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熟制各种皮张是制革的第一步,他们将鹿、〓、狍的肝子,用手揉成糊状物抹在皮张上,然后将皮卷起发酵一天,再用“可德乐”、“母丹”两种熟皮工具,将皮揉软即成。经他们的手加工的鹿、狍、猞猁和灰鼠等各种各样的细毛皮张,又结实又柔软,适于做各种衣料。倘...
453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鄂伦春人用皮张制造的东西很多:用夏季狍皮制套裤、皮褥、靴子;用冬季狍皮制狍皮被、狍皮袍、狍脑帽、手套、皮袜;用〓皮制皮口袋、靴底、马笼头和皮绳;用鹿皮做春、夏季的衣物。
453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兽皮制作通常是妇女们的事,装饰的应用范围甚广,举凡身上所穿,头上所戴,脚上所套,差不多都装饰着各种图案和纹样。鄂伦春人冬季和春季的皮袍——“苏恩”和“古拉密”,在衣领、袖口、大襟、开衩等处都有装饰,其中以开衩装饰最讲究,男服开衩处的装饰,图...
453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在男女皮袍上装饰这种纹样,先用剪纸的方法,剪出自己心爱的图样,然后用黑色皮照纸样剪好,再用色布衬托在黑色图案的空隙处,花边用色线绣饰。大部分皮革制品的花纹,如皮袍、皮手套、皮裤的纹饰,都是用这种剪纸、衬花的方法做成。手套多在手背上装饰一个圆...
454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皮革制品的装饰方法是皮毛的镶嵌工艺,它不用任何有色物品加以装饰,而是利用多种动物皮张的本来颜色拼凑成各种有规则的图案,如皮兜和皮褥都是用这种方法缝制的。背包是以棕熊、黑鼠、黄狸、白马等的皮毛拼凑成的。这种皮革制品,虽不加任何装饰色彩,但由于...
454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鄂伦春族的桦皮工艺艺术是我国东北桦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桦木科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寒带和温带。从西伯利亚到我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和日本的广袤区域里,特别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是桦木的重要产地。桦木属植物约有40多种,而东北就占...
4542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草原艺术无论就时间和空间而言,其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要想把偌大的草原上万年的艺术,按艺术门类、题材内容及其演化规律都讲清楚,在目前情况下还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从宏观上把握草原艺术的演化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对草原艺术...
4543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我国地域辽阔,岩画分布广泛而密集,各地岩画在内容、风格和制法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但仅就我国北方岩画来说,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相近,因而,作为古代文化现象的岩画,在颇大程度上比较一致,如从题材上看,以各种家畜和野生动...
454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海林县群力屯岩画,位于牡丹江右岸群力屯东南。《宁安县志》谓:“距城(宁安县)二百余里,呼尔哈河东岸,……山壁石?上隐约有朱红字迹,天气晴朗,人多见之。”山石系花岗岩质,用朱红色颜料绘画在浅褐色石面上。题材内容有奔鹿、人牵鹿、男女坐席、凉棚、...
4545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交唠呵道岩画,位于黑龙江上游右支流额穆尔河上源克波河源头之一交唠呵道河畔山岩上。岩画绘画在岩缝中间石壁上,内容有马鹿、驼鹿、麋鹿、人牵驯鹿、猎犬和人物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