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州之役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唯一号: 290132020210000633
事件名称: 韦州之役
文件路径: 2901/01/object/PDF/290110020210000017/001
起始页: 0001.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36年6月28日
结束时间: 1936年7月
发生地点: 韦州

事件描述

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八日,红军进攻韦州。当时马鸿逵对盐池、豫旺两县的失守,视为无足轻重,能守则守,丢也无妨,但对韦州则非坚守不可,他认为韦州在军事、政治上都较为重要。 此时韦州城内有地方保安团队一百多人,壮丁也有二、三百人。马鸿逵派骑兵第一团的第三营(营长陈廷琳)先守东南关,并拆毁了东南关的民房,以便坚守城池。七月三日的夜间,红军攻到韦州城根,并一度架上云梯,攻上北城,打死了壮丁队长苏瑞林。红军四面围攻,战斗极为激烈,情况紧急,危在旦夕,城内军民迭向马鸿逵电报求援。马当时考虑,如果韦州一失,即影响金、灵和宁夏全省,遂派骑兵第一团(欠一营)、骑兵第二团(欠一营)、骑兵第三团(欠一营)、骑兵第四团的第一营、省保安处骑兵第一大队(队长何得良),共计骑兵一千三、四百人,另附迫击炮一排,八二迫击炮两门、机枪两挺,由骑兵第二团团长马光宗统一指挥,向韦州解围。当时估计红军来攻者不过两千人,据传说是由徐海东指挥的。 当时,马鸿逵限令马光宗七月二日到达石沟驿,三日到惠安堡,四日拂晓前解韦州之围。马光宗奉令后,率部由金积县、吴忠堡等地分别出发,于七月二日夜十二点到石沟驿集中。三日早五时,召集营长以上军官,下达解围任务,并令以骑兵第二团为前卫,其余为本队,开始向惠安堡前进。 部队到北塔水时,侦悉惠安堡已被红军占领。这天上午,马光宗以电话向马鸿逵汇报情况,马鸿逵指示要先击退惠安堡的红军,再去解围,或者绕道前进。马光宗认为惠安堡有坚固的碉堡,不好进犯,也不宜久缠,还是绕道前进的好。当时马鸿逵未作决定,即说:“待研究后再给话。”直到下午四时马鸿逵电话通知,决定绕道前进,并说:“须要注意红军的夜袭。” 下午六时,部队从北塔水出发,取道小煤山向韦州方面前进。四日晨天未明时到达十里墩,即下马徒步,向韦州进扑。当时红军在韦州东南关一带,马部骑二团的二、三两营和一团的一营,即向东关进扑,三团为预备队,一团的二营向东南包围,四团的三营向北关包围,保安队在塘房梁戒备,掩护骑兵后卫,防备红军袭击,共出了五个营。到达时,红军尚未发觉,正在向韦州进行攻击,待发现宁夏援军到来,遂转回方向迎击,韦州之围乃解。 当韦州被围后,二十九日宁夏派飞机曾在东关投弹轰炸。三十日拂晓,有红军二千余人猛烈攻城,并架云梯上城,被机枪扫射,即退到南关民房隐蔽。七月一日又攻城,守兵死亡三名。 当围攻紧张之际,马鸿逵为避免消息泄漏,用阿拉伯语在电话中通知守军说:“四日早晨在十里墩望见大火,就是援军到了。”守军果然在四日的早晨看见十里墩起火,即向城外红军射击,打到下午二时,红军撤退。此时电线破坏,城内没有无线电。马鸿逵即派参谋长马光天于四日坐战斗机到韦州上空侦察,并在东关一带投弹、扫射,并侦悉红军退到红城水一带,骑兵正在一面尾追,一面作工事,以防红军反击。当时据侦察报告,红军在撤退中也曾构筑工事,有准备反击的情况。 此次马部在韦州战役中,计死亡营副马玉清一人,伤亡士兵二十余人,壮丁十余人。红军也伤亡几人,被俘五、六十人。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甘肃

本书收录了国民党第八师在陇西堵截红军的回忆、国民党第三军在甘肃堵击红军的回忆、卢忠良马鸿逵部援“榆林战役”经过、解放前夕马鸿逵与马步芳交恶的内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韦州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