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之役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唯一号: 290132020210000624
事件名称: 板桥之役
文件路径: 2901/01/object/PDF/290110020210000017/001
起始页: 0001.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35年
结束时间: 1935年

事件描述

我部骑兵在镇原住了一夜。天亮时,忽又接到西峰镇师部转来马鸿宾的命令,以西峰镇兵力单薄,必须即率部增防,以策安全。我部急行至黑河,红军已由五郎庙走向西峰镇原。我部到了西峰镇,二一○团团长马奋英(即马岐山)、三区专员胡抱一等,均出城来迎,言谈之间,但见他们面容失色,现出极为惊恐的样子此时,红军进至驿马关到西峰镇北门一带,城外不时响起稀疏的枪声,城内人心十分恐慌。夜里,马鸿宾在泾河边罗汉洞给我打来电话:“现在我们和红军要好好地打一仗哩。泾河水大,把我隔住过不来,骑一营和步兵马维麟营即到肖金镇,天亮可赶到西峰镇,我已命令西峰镇马奋英团也归你指挥,你就率领他们好好地打吧。”我觉得步骑六个营归我指挥,有些困难,便请他派一个旅长负责指挥,我去打前锋。他说:“你是大破荒(老鹰),他们是尕米崽(小兔),容易捉着哩。你不要推辞了。”天亮据报,红军已向赤城原走去。于是,我即率领骑兵三个营首先出发,跟踪追击,马奋英带同步兵三个营及山炮一门,继续开动。 我部到了赤城原,红军已先至赤城镇。在双方接触时,我下定决心,谨慎从事,绝不猛打,一面采取守势,一面相机进攻。由于红军勇敢善战,神出鬼没,往往使我们迷惑不解,终于吃了大亏,若再轻敌冒进,必将招致溃败后果。在赤城原上,我部和红军打了一后晌,双方均有轻微伤亡。后来,红军继续向东移动,我部未敢追击,只是掉远跟着。至张家原时,已日落天黑,我部就在这里宿营。第二天,我部下原到了马莲河边,但已不见红军的踪影。我想,红军每天走,我们每天跟,还是一直跟下去吧,而对处境的危险,并未觉察出来。到了板桥附近,我们就钻入红军布置的火网之中,一时左右翼枪声齐发,我部立即遭到猛烈的射击。我看到情势危急,如不拼死突击,可能全部就歼。我急命骑兵第一、三两营,向正面顺川冲击,步兵马维麟营向右翼猛攻,我率骑兵补充营直向左翼板桥扑去。骑一营也就跟着行动起来。我带一个骑兵首先冲到板桥堡,这本是身入绝地的急招,没料到这一招竟是使我们死里逃生。板桥堡红军,未作抵抗,退到原头,我部又向原头冲击,随即展开激烈战斗,约两小时许,红军纷纷退走。但骑兵一、三两营,仍被红军重机枪堵住,上不了原头,我部又绕至重机枪阵地侧背,集中火中猛攻,骑三营乘机扑上原来,红军才撤退了。正在此时,忽见一人骑着白马,掉远跟着一个卫兵,沿着一块高粱地的西边,由南向北行进,被俘的红军战士说:“那是我们的副军长。”我部副官马长清在旁叫嚷起来:“那是副军长吗?枪没拿着,我当是个师爷(指文书),我俩还敬了个礼。”当时,我身边的人不多,即派传令兵二人去追,他们先追上卫兵,把枪下了,因为争枪自己扭打起来,于是红军副军长乃从容绕到高粱地东边,由北向南而去,我率部赶到时,那位红军副军长已走向原边,我跟着急追,突然从一块谷子地里打出一排枪来,打死了六匹马,人也受了伤,我们立即下马钻进高粱地还击。枪声渐稀渐远,我们冲到谷子地,则已渺无人迹。原来那位红军副军长正是徐海东将军。红军已向南原退去,我部步骑跟着南移,零星战斗,仍在继续。据被俘红军战士说:“我们是两个团轮流掩护着走,昨天在赤城的是红七十三团,今天在板桥的是红七十五团。” 以后战斗转向南原,我和所带骑兵即去合水县城。进城以后,忽报骑白马的人因南原有追击部队,向城西五里北面沟里去了。我派兵寻踪往追,又说退出沟来仍上了南原。大约是追击部队尾随红军前进,所以又转至南原。天黑时,停止前进,我部在合水县城住宿,红军就驻在南山一带。次日晨,我率骑兵向南原前进,追了几十里,却扑了空。原来红军由南原向北绕向城东去了。我部进至合水东约二十里之张家桥时,得悉红军昨夜在此宿营。于是日拂晓过黄毛岭东进。这时,天已不早了,黄毛岭又是密林地带,我部不敢前进,就在这里宿营了。第二天,我部通过黄毛岭,到了东华池,而红军已由东华池向豹子川去了。我部也向豹子川前进。在距东华池约二十里处打尖时,有一士兵在褡裢里取馍馍,触发手榴弹,打死了一匹马,我心中犯疑,觉得不大吉利,尤其是粮秣无法购买,继续前进已有困难,便向师部请示,奉令步兵回西峰镇、骑兵到庆阳赤城暂住。于是,我就率部返回合水,转至赤城。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甘肃

本书收录了国民党第八师在陇西堵截红军的回忆、国民党第三军在甘肃堵击红军的回忆、卢忠良马鸿逵部援“榆林战役”经过、解放前夕马鸿逵与马步芳交恶的内幕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