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东老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803
颗粒名称: 一、陇东老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分类号: K250.6
页数: 5
页码: 30-35
摘要: 王平水于一九三七年初到陇东工作,先在固原县的草庙子区委工作,不久调镇原县的马渠区委工作。这两个区都是“西安事变” 前后开辟的新区,属三岔工作委员会领导。一九三七年六月成立镇原县委,王平水调镇原县委工作。一九三八年初,又调庆阳县委工作。本段内容是王平水在陇东做地方工作共约两年半的时间的一些回忆片断,记述了陇东老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的经过。
关键词: 近代史 文史资料 中国

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分区,是具有光荣历史的老革命根据地。早在一九三三年,陕甘红军和关中地区游击队就开始在正宁、合水、庆阳、环县等县的一些地区活动。到“西安事变”前夕,已在环县(包括曲子)、华池、正宁、合水等一些地方建立了县、区、乡政权。华池是革命后新设的县,是从庆阳、 环县、保安三县的地区划出来的,地处三县之交界,是陇东地区建立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当时除环县外,我们都还没有占据县城,而且许多地方还是游击区。“西安事变”后,东北军东调,我军进驻庆阳、合水、正宁、镇原等县,陇东根据地得到了发展。除巩固了原有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外,新开辟了庆阳、驿马关、合水、 正宁、镇原以及固原的三岔到草庙子地区的工作,使陇东根据地大为改观。当时开辟这样广大的地区需要很多的干部,但老区只能派来少量的干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广大新区的工作,屋由红军工作队或在红军工作队的协助下开辟的。例如,镇原县的大部分地区,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以前老区没有派去地方工作干部,这些地方的党和群众组织是“援西军”(原红四方面军为援助西路军而称为“援西军”)和十五军团的工作队建立的;庆阳、驿马关、正宁、合水等地(这时合水、正宁已开辟了)是教导师(原红军学校)和十五军团的工作队协同老区来的地方干部共同开辟的;镇原县的马渠镇和固原县的三岔、草庙子等地的工作,是红二十八军和陕甘宁独立师的工作队协同老区来的地方干部共同开辟的。总之,自一九三六年底和一九三七年初红军大军进驻陇东之后,陇东形势就完全改观了,庆阳、合水、正宁、镇原等四个县,除国民党专员公署所在地的西峰镇我们没有进驻部队外,所有四个县的县城和所属地方,加上固原县的三岔、草庙子,都在我军的驻防区内,并派出了工作队和干部,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很快开展了工作。这个时期,是陇东根据地的大发展时期。
  “西安事变”后,为建立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决定了停止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的政策,改为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的政策,在农村有步骤地进行减租减息。当时,在陇东这类新开辟的地区,也还容许国民党的政权机构存在。这与“西安事变”之前开辟的地区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开辟的地区实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政权机构,这些地区当时叫苏区或老区;“西安事变”后,新开辟的地区实行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区别于苏区或老区,所以当时叫统一战线区。在统一战线区实行这些新政策完全是个新课题,是在边实践、边摸索中前进的,问题相当多。但总的方针是明确的,这就是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抗日的口号下发动群众,并争取能够同我们合作的上层人士,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同时有步骤地实行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开始我们既没有建立政权机构,也不参加国民党的政府。我们发动群众和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建立抗日救国会,经过发动群众和同上层开明人士协商,在县、区分别建立各级的抗日救国会。在工、 青、妇、商各界也分别建立抗日救国会,如:工人抗日救国会、 青年抗日救国会……。这是我们在统一战线区开始组织群众的主要形式。此外,我们还建立人民武装组织,叫抗日自卫军。当时老区来的地方干部甚少,多数区、乡还不能建立党的领导机关, 而由工作队或工作组代行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镇原地区主要由“援西军”和十五军团派出的工作队行使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权力;驿马关主要则由教导师派出的工作队或工作组行使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权力。后来陕甘宁老区派来了一部分干部到陇东新区, 逐步建立了县、区党委和党的支部。
  我们在统战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一开始就受到国民党和地主阶级中一部分人的阻挠和破坏。他们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他们的政权机构,如县区长、联保主任、保甲长限制群众,暗中进行阻挠。但当时在我们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全国出现了抗日运动高涨的形势,加之我军驻扎在陇东许多个县城和广大农村,国民党在陇东只有保安队,没有正规军, 又没有群众基础,因而他们在陇东的力量远不如我们大。所以开头一段时间,还没有发生大的摩擦,我们的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 从一九三七年初开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工作,我们基本上把群众都发动和组织起来了,各界群众基本上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大部分地区的青壮年参加了抗日自卫军。当时的抗日救国会,形式上是群众团体,实际上具有人民政权机构的性质,群众打官司,抓坏人,禁止赌博,制止保、甲长为非作歹,都来找抗日救国会或抗日自卫军。当时的上层人士,大部分是中立的,有少数是敌视我们的,也有少数同情我们。一九三七年春,我在马渠镇任区委书记时,有一位开明绅士叫区寿亭,他当过国民党的乡长,我们在马渠镇开辟工作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会的活动,并担任了马渠区抗日救国会主任,后来又当了我们的区长。这就引起了国民党对他的怀恨,据说在同国民党顽固派反摩擦斗争中(一说在解放战争中),他被敌人杀害了。
  一九三七年夏,为了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和极少数地主、士绅的阻挠破坏,广泛开展抗日救国的群众运动,我们在庆阳开展了一次反冯(冯翊青)斗争。原来庆阳的老财地主有所谓“八大家”和“七小家”,这个冯翊青即是“八大家”之首,他恶行屡屡, 而且有一伙子爪牙。他通过这伙爪牙压制群众接近我们,许多商人和中小地主都害怕他,广大群众更害怕他,不把他斗倒,群众就起不来。因此,在袁国平、蔡畅、罗贵波等同志的领导下,一九三七年四月在庆阳开展了反冯斗争。经过充分发动群众和多方准备,在基本群众和上层开明人士都发动起来的基础上,召开了上千人参加的斗争大会,群众情绪非常热烈,斗倒了冯翊青这个反动绅士头子,局面很快打开了。从此,不仅劳动群众积极拥护我们,即商人和中小地主、富农也表示支持我们,因为他们也受到冯翊青这类人的欺压,我们的方针政策对他们有利。这次斗争胜利后,袁国平同志为了总结斗争经验,曾写过一篇总结文章, 刊登在陕甘宁边区党委的内部刊物上。这件事是当时我们在陇东发动群众的一件最有影响的大事。经过反冯斗争,地主阶级中的反动顽固势力孤立了,绝大多数中小地主同情和赞同我们的统一战线政策了。斗倒冯大绅士后,群众还组织了打狗队,专门斗冯翊青的爪牙,工人赵安庆领导这个队。我们打击冯翊青,实际上即是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因为斗倒了冯翊青及其爪牙,也就打击了国民党的区长和联保主任、保甲长的权威,使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削弱了,形成空有虚名。从此他们派粮、派款,群众干脆不理, 他们要干什么事,要先和我们的救国会商量,我们同意干,他们才能干。这时抗日救国会在群众中的威信很高,实际上成了人民的政权机构。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2.6

本书以回忆的形式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所发生的抗战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平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