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蒙兀儿人生产、生活方式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7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蒙兀儿人生产、生活方式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化
分类号: F014.1
页数: 7
页码: 197-203
摘要: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蒙兀儿人是天山南北各地的统治民族,在他们迁到这里以前,众所周知,当地居民已有经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很长的历史。与本地其他诸族人口数量相比,蒙兀儿人仍居少数,所以在同其他民族交往联系过程中,蒙兀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特点就是蒙兀儿人从游牧经济转化到经营农业和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定居生活。
关键词: 生产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内容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蒙兀儿人是天山南北各地的统治民族,在他们迁到这里以前,众所周知,当地居民已有经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很长的历史。与本地其他诸族人口数量相比,蒙兀儿人仍居少数,所以在同其他民族交往联系过程中,蒙兀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特点就是蒙兀儿人从游牧经济转化到经营农业和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定居生活。蒙兀儿人经济形式和社会生活的这一转变是导致其最后为西域当地其他民族融合同化的基础。
  东察合台汗国初期,蒙兀儿诸汗及诸侯异密执意坚守蒙古游牧传统生活习俗,他们依恋草原.厌恶定居的农耕、城镇生活。海答儿书中引录的一段蒙兀儿人的对话对此表述的可谓淋漓尽致:“我们是蒙兀儿人,一直管的就是蒙兀儿斯坦的事,蒙兀儿兀鲁思天性爱的就是草原、那里根本没有庄稼事,旷野里的猫头鹰在我们听来比丛林中的夜莺歌声还要美。我们从来没有以农业地区为家过。饿狼野兽是我们的朋友,沙漠(应为草原)里的野猪是我们的同伴。我们最喜爱的地方和我们最中意的房舍是山顶上的岩洞,我们穿的是狗皮和野兽皮,我们吃的是野兽和野兽的肉”,“没有羊,我们就活不下去,离开牛,我们便只有死路一条”①。在这种社会氛围和环境条件下,即便是一些已经伊斯兰化程度很深的蒙兀儿贵族也不敢妄谈定居和农业生活。正由于如此,尽管秃黑鲁帖木儿最初是在阿克苏地区被拥立为汗的,虽然阿克苏与草原相比,勉强算是一个城市,然而为免遭属部遗弃,秃黑鲁帖木儿任汗后,还是将汗廷迁移到蒙兀儿斯坦草原地区的中心——阿力麻里。后来的黑的儿火者汗、马哈麻汗、歪思汗及其继承者亦大都将汗廷设置在草原地带,以此来保持蒙古民族的游牧传统和赢得部属的支持。歪思汗死后,所遗羽奴思、也先不花二子争夺父位,最终也先不花获胜,考其原因,大概也与他能固守蒙古游牧传统,进而深博异密们的欢悦有关。也先不花汗后来又被迫复将汗廷移到阿克苏,极可能与他改变初衷,进而致使属众叛变不得已所为①。
  尽管蒙兀儿族诸汗异密们迷恋于游牧,对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抵触情绪很大,但是身处于定居的农耕民族包围的生活环境里,况且要设法驾驭这些民族,维护自己对这一广大地区的统治,不接受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顺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不变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如何接受与改变,这有个步骤问题。秃黑鲁帖木儿任汗不久,即皈依伊斯兰教,并令属下16万蒙兀儿人信仰伊斯兰教。在当时情况下,客观上这是使蒙兀儿人由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向农业、 种植业经济迈出的关键一步。都格拉特部早就以天山南部的哈实哈儿作为自己的封邑,是蒙兀儿部落中率先本土化的先驱,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蒙兀儿诸汗以及皇亲贵戚,这中间发生过该家族同汗室间激烈的冲突和矛盾,应该说汗国及下属蒙兀儿人是否定居下来是双方矛盾焦点之一。蒙古都格拉待部的作用和影响是导致蒙兀儿诸汗及部众伊斯兰化的要素之一。除此,蒙兀儿诸汗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 在促使大批游牧为生的蒙兀儿人定居下来,并且从事农业耕作或亦农亦牧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嗣笃思忒•马黑麻后统治东察合台汗国的羽奴思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性人物。羽奴思汗十几岁时因环境所迫流落河中,在那里飘泊度过了青年时代,此间耳濡目染,对于河中诸地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繁荣有很深的印象。后得王位,遂在强使蒙兀儿人放弃传统的习俗偏见、弘扬伊斯兰教、倡导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诸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海答儿书讲,当羽奴思汗登位之初“蒙兀儿人全都沿袭古俗,居住在蒙兀儿斯坦,他们避开一切城镇和农村,极其厌恶这些地区”。故此,羽奴思汗认为:除非蒙兀儿人安身定居在农村或城镇,否则就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穆斯林。因此,他极力设法使他们定居下来①。当然,羽奴思汗的这种作法也遭到汗国内保守势力的强烈抵触和反对。起初,当羽奴思汗在河中的卜撒因汗援助下,领兵东还, 与其弟也先不花及后代相争对峙的时候,就“曾经数度攻入哈实哈儿,但是蒙兀儿斯坦诸异密都不愿留在那里,因而每次都不得不撤退。这种进退曾有过若干次。”当时,羽奴思汗明白,“如果他在那里留得太久,这些蒙兀儿人便会统统投奔怯伯•速檀•乌黑阑去。” 后来,羽奴思汗时常率兵在塔失干、安集延等农业地区留居,其旨亦在潜移默化地使其属众熟悉习惯于这种生活环境。然而,依然引起部属中保守势力的不满和反对。公元1472-1473年,羽奴思汗前往塔失干筹措粮饷,下属曾起兵叛变,据记载,此起因就是由于 “他(羽奴思)始终力图让他们定居在城镇和农业区。然而他们都十分讨厌那些地方”。后来,当叛乱平息,羽奴思汗重登王位的时候, “蒙兀儿人及诸异密要他许诺将来不再强使他们居住在城镇和农业区里,当初他们之所以举行叛乱,就是为了这一点,羽奴思汗迫不得已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重新进入喀耳木人所扔下的蒙兀儿斯坦,几年之内,这位汗甚至连提都没提城市和农业区, 于是蒙兀儿人终于十分拥戴他”②。
  虽然迫于蒙兀儿人中守旧派的反对和压力,羽奴思汗在表面上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明确表示再不到农业城镇地区居住,然而他本人实际上仍眷恋着市镇定居生活。其执政期间,同河中帖木儿王朝关系一直十分暧昧,曾先后把三个女儿嫁给帖木儿的后裔。最后,羽奴思汗应其女婿、塔失干驻守官乌马儿•沙黑•米儿咱相邀,前往赛兰驻蹲,并且迄死再没有东归。对于羽奴思汗在推动蒙兀儿人从游牧到定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答儿书曾有段概括性的评价:“那年初,喜爱城镇和农耕的羽奴思汗登上汗位,大部分蒙兀儿人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村庄,甚至连住都没有住过……他们可以说不识耕作为何事,他们像深山的野兽一样。因为那时他们被拐到周围各地,像其他异教徒一样被当作奴隶贩卖”①。经过羽奴思汗的调处和倡导,“从那时起,被人们拐走的蒙兀儿人就再也不在穆斯林国家当作奴隶买卖了”。这一评价还清楚地表明,这一时期相当一部分蒙兀儿人已经逐渐地脱离了以游牧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或者定居下来从事农业和商业活动了。
  羽奴思汗卒后,蒙兀儿汗室皇族中就定居还是继续保持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例如马哈木汗与弟阿黑麻汗的分裂本身就隐示着这方面的因素。伊斯兰史书载述,当羽奴思汗往赴河中地区时,“阿黑麻和一些不爱城市和定居生活的蒙兀儿人一起和他父亲分离,留在蒙兀儿斯坦”②,而马哈木则随父亲一同前往塔失干地区。后来羽奴思汗卒,马哈木在那里即父汗位。 不久,因为塔失干诸地落入强大的月即别人手中,马哈木汗不得已又回到蒙兀儿斯坦草原地区,然而,最终还是以“在塔失干做皂隶走卒也强似在阿克苏作君主”为由,“他希望过文明的生活”,再次冒死往赴河中,在那里为月即别人所杀。满速儿汗与其弟赛德汗的根本分歧,从资料记述分析,显然也是与两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矛盾有关联。所不同的是,满速儿汗并没有将汗廷置设在蒙兀儿斯坦,因为那时草原地带是势力强盛的吉利吉思人的天下,而是将那里所有的蒙兀儿部落迁到土鲁番和察力失地。从文献中记载的满速儿汗崇尚武力以及其部众的生活习俗分析,其游牧民族生活的气息是十分浓重的,明人桂萼文集所谓“其部下男女约有一万余人,除老弱其余可以上马挽弓者止六七千人。秋冬居城郭,春夏随水草孳牧,或各山川种田,或打围射猎,速檀亦不时出猎,其妻皆随之”①。
  藉此不难看出,与其先辈比较,满速儿汗治下的天山东部诸地的蒙兀儿人已经是亦农亦牧,脱离了已往那种单一的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为赛德汗控制下的昆仑山北麓的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诸城,如鸭儿看、哈实哈儿则是另一番景象,根据中外文献的记载,这一带皆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兴旺发展的地区, 蜿蜒的河流,肥沃的耕地,定居的村落鳞次栉比。还在米儿咱•阿巴•癿乞儿统治时期,鸭儿看城就已颇具规模,“四郊大约有十座花园,花园中有高大的楼房,每一楼房约有一百个房间”,“行人大路的两侧是一排排的白杨,顺城外四周走去,每边都有很宽的林荫大道,大道两旁有水渠”。当时,在鸭儿看有一座城堡,结构非常坚固,有六座城门,“在这座城堡內,又建筑了富丽堂皇的房屋”②。海答儿在其著述中另一个地方还记道;鸭儿看“城中有许多高大的建筑物,每一建筑物有许多房间,其数目之多简直令人惊讶”③。市镇的繁兴从一个侧面映射了驻扎该地的漿兀儿部落从游牧到定居, 由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形式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转变。
  赛德汗主政天山南部诸城期间,曾于公元1522年令其子阿不都•拉失德率领属众中一部分“拥有畜群而又愿意回乡的,加派几位大异密同他们一起前往蒙兀儿斯坦”,在那里征服了吉利吉思人,并占领了那里。然而时过不久•由于那里月即别一哈萨克人及吉利吉思人的强盛,迫使阿不都•拉失德带领部众不得不又退回到哈实哈儿农业定居区域。阿不都•拉失德嗣父汗位后,也一度遣兵蒙兀儿斯坦,以图规复其祖先居地,其长子阿不都•剌迪甫便在那里亡于同月即别一哈萨克人的战事中,然而他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到了阿不都•拉失德汗后代阿不都•哈林汗及诸后裔在位期间,他们已极少过问蒙兀儿斯坦草原地区的事情,且主动放弃了对那里的管辖权。对于赛德等蒙兀儿汗而言,这无疑是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因为它同蒙兀儿人的传统大相径庭。自此以后,除一部分蒙兀儿人因战争或其他因素汇入草原上的吉利吉斯、月即别、哈萨克人中继续保留其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外,大部分则留居在农业地区从事种植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这部分定居下来》并且逐渐从事农耕活动的蒙兀儿人与本地其他民族杂居融合,渐渐失去其本身的民族特性,完成了蒙兀儿人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一些新的近代民族。

附注

① 米儿咱•马黑麻•梅答儿:《拉失徳史》,E •罗琳英译本第二编第439页,中 译本422页。 ①据记载.也先不花属众之所以起兵叛乱,盖因他宠信土鲁番地区一位畏兀儿族 异密帖木儿所致.考處到当时土鲁番地区的畏兀儿已经定居.并且从事农业耕种活动, 故蒙兀儿异密叛乱或许与此有关.参见《拉失徳史》,E·罗斯英译本第一编78页,中译 本267页。 ①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沁拉失德史》,E •罗斯英译本第二编第156-157 页,中译本11页。 ②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徳史),E •罗斯英译本第一编第96页,中译 本 296—297 页。 ①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徳史》,E •罗斯英译本第二编第156页,中 译本11页。 ②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E •罗斯英译本第一编第113页.中 译本326页。 ① 桂萼:《土鲁番夷情》(皇明经世文编》卷181。 ②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E •罗斯英译本第二编第296页,中 译本208—209页。 ③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E •罗斯英译本第二编第297页,中 译本209—210页。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7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 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 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 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 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 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 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