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汗国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756
颗粒名称: 第三节汗国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
分类号: F114
页数: 7
页码: 181-187
摘要: 早在元、明时期以前,西域诸地就与中原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千百年来,无论政权怎样变化,王朝如何更迭,两地间经济贸易上的往来联系都未曾中断。东察合台汗国与中原内地的关系也是如此。
关键词: 汗国与中原 政治经济 往来

内容

早在元、明时期以前,西域诸地就与中原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 贸易联系。千百年来,无论政权怎样变化,王朝如何更迭,两地间经 济贸易上的往来联系都未曾中断。东察合台汗国与中原内地的关 系也是如此。即使是蒙兀儿诸汗对明朝边地发动劫掠和战争,东察 合台汗国皇族贵戚更多的也是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甚至这边 岀兵犯边,那边同时遣使向明朝中央政府称臣纳贡,乞求赏物的事 情也经常发生。例如羽奴思汗(阿力)攻占明朝治下的哈密城池以 后,又摇身一变,以哈密执政官的身份遣使朝贡。汉、回鹘文合璧的 明朝官方文书《高昌馆课》中收载的一封羽奴思汗致明朝皇帝的信 函就这样写道:“哈密地面羽奴思王奏:奴婢远居边方,蒙朝廷厚 恩,至今感戴不尽,专差使臣参政象加失里等进贡金刚钻一百块, 镇铁腰刀四把,银鼠皮五十张,骗马六匹。去了伏望万岁主人不要 见罪,奏得圣旨知道”①。同时蒙兀儿诸汗与明朝间的战争往往隔 断了商道的流畅,使双方贸易受到扼制。中原王朝又常常以拘贡 使、闭关门作为阻遏东察合台汗国东侵的手段。因此,蒙兀儿诸汗 对中原边地的侵扰时常遭到其属众的指责和反对,例如正德年间 满速儿东侵肃州后,西域的一封来函就这样记曰:“正德十一年速 檀•满速儿往肃州做了歹,各地面王子说把'金路,断了,却要仇杀 有,速檀•满速儿害怕,差了马黑麻火者等来了”②。在这种社会压 力下,一度气焰十分嚣张的满速儿一段时期“六次遣使悔罪请和入贡”①。还痛哭流涕地表示,“我在前干的歹事也悔了,以后再也不 干了。”②“我再犯边时,天也不容”。因为上述各种因素,从黑的儿 火者汗开始,迄明万历年间,东察合台汗国诸汗一直”奉贡不 绝”③,即使是到了清顺治年间,东察合台汗国还遣使朝贡,与中原 地区保持密切的商品贸易往来关系④。
  考究东察合台汗国与中原内地的经济往来关系,其主要表现 形式有下述两种:
  一、“朝贡”与“封赐”。这种松散的形式古已有之,它既是西域 诸地与中原王朝政治隶属关系的表现,又是经济联系的一种特殊 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松散的政治隶属关系保障了两地间的 经济联系。由于东察合台汗国与中原距离遥远,并无直接的统辖隶 属关系,因而,两地间的经济来往多以这种形式出现。
  朝贡多属官方统一组织,时常是使臣与商旅结伙同往。在汉籍 史料中,明朝前期,东察合台汗国至中原朝贡多以别失八里或亦力 把里名义出现。到了羽奴思汗、也先不花汗以后,因为东察合台汗 国攻下了土鲁番地区,前往明朝的贡使便时常打着土鲁番王的名 义。后来,随着哈密地归属东察合台汗国,其使臣则又常以哈密王 的称号出现在史籍中⑤。根据史籍记载,当时,东察合台汗国前往 明朝进贡的人数之多,来往之频,都是极为空前的。明代汉籍常以 “累求通贡”这样的词句形容蒙兀儿汗渴望获准前往中原朝贡的迫 切性,例如宣德二年(1427)5月,东察合台汗国歪思汗遣使臣马黑 迭力迷失等189人至中原朝贡。同年12月,复遣满法黑儿者等259人前往朝贡①。不仅进贡的人数多,次数也很频繁,大致每年 皆有使者前往,“歪思连岁贡,而其母锁鲁檀哈敦亦连三岁来贡”。 也先不花“后亦频入贡”。有时一年达数次之多,如宣德二年 (1427)共有4次,三年3次,四年3次。迄明嘉靖年间,满速儿汗一 次遣使人数便多达294名,奏本135纸②。朝贡使臣的频繁,使明 廷穷于应付,不得不于成化和嘉靖年间规定朝贡次数以及赴京人 数。东察合台汗国向明朝进贡的物品中,主要有马匹,因为当时汗 国最有名的物品就是马。陈诚出使途经其地,曾记道,该地“六畜羊 马最广”③。除马之外,朝贡的物品还有羊、骆驼等畜产品以及玛 瑙、殡铁刀、锂、回回青、玉石等其他物品。而明朝的“回赐”物品,除 了钞币,另有绢、彩缎、狞丝、绫绸诸物。明朝中央这种带有政治色 彩的“回赐”很丰厚,其实际价值远超过所贡物品,例如,据《大明会 典》记载,明嘉靖年间回赐东察合台汗国的标准是:玛瑙数珠一串 与绢四疋;红绢道布一疋,绢六疋;鞍子一面,绢四疋;撒袋一副,绢 二疋。……養铁锂……每二把与绢一疋……“回回青每斤与银二 两。”阿剌骨上等马每匹彩缎六表里,中等每匹彩缎三表里,下等每 匹彩缎一表里,达马中等每匹纾丝一疋、绢八疋、折钞绢二疋,下等 每匹纾丝一疋、绢七疋、折钞绢一疋。“狮子每只彩缎八表里。”“每 小刀一把止与绢一疋,锂十把内五把赏绢二疋,五把折钞八十贯, 各色浆水玉每一斤八两与绢一疋”④。
  除此,蒙兀儿诸汗王室宗族每凡遇到婚丧嫁娶等特殊情况,一 经通报,明中央政府即赐其钱物若干,如永乐年间,纳黑失只罕汗 嫁其女于撒马儿罕,遣使臣乞赐嫁妆,明朝派李信、丁全等前往,“赍文绮、帛各五百匹助之”①。
  二、“互市”,或称“市易”。即利用进贡的机会,携带当地土特产 到中原内地贸易,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这种形式实际上是第一种 形式的发展。明朝当时规定,朝贡使臣可以“量带方物来京贸 易”②,进贡之后,于会同馆(使节居住之所)开市五日,“许官民各 色铺行人等持货入馆,两平贸易”③。此外,公元14、15世纪,明朝 还曾先后在兰州、凉州、甘州、宁夏、大同等地置设“马市”,以便利 西域诸地游牧民族与内地农业定居民族进行贸易。东察合台汗国 与中原地区的“互市”贸易肇始于永乐十一年(1413),是年,明朝皇 帝敕甘肃总兵官丰城侯李彬曰:“别失八里王马哈麻敬事朝廷,遣 使来贡,如至,可善待之,其市易者听其便”。自此,两地间互市贸易 便有了很大进展。据《明实录》记载,当时东察合台汗国卖给明朝马 匹的价格是“中马每匹钞三千贯,下马每匹二千五百贯,下下马每 匹二千贯,骤驹一千贯”④。除了马匹,蒙兀儿人与中原内地贸易的 还有回回青(染料)、刀、锂、兽皮、眼镜等。而换来的物品则有缎、瓷 器、茶叶、铁器、药材等。
  在两地之间的商品贸易交往中,有时通贡与互市混同一起,若 宣德二年(1427)12月,明廷赐“歪思王使臣满剌法黑儿者罕二百 五十九……银钞、彩币表里、纱罗、绫、细绢有差,仍赐满剌法黑儿 者罕纱绢,酬其马直(值)”⑤。显然,这里的“回赐”与“酬其马值”实 际上是两种形式的混合。又如景泰三年(1452)11月,别失八里一 次贡玉石百块,重3822斤,经礼官检验皆不堪用。然而出自政治上 的考虑,明王朝最后还是收买下,“每二斤给赏绢一匹”⑥。仅此一项,蒙兀儿汗及异密们就得绢近2000匹。
  随着东察合台汗国与中原内地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西域 蒙兀儿人中还岀现了一些专门仰此为生的商人阶层,例如明永乐 年间,就有一个名叫撒都儿丁的蒙兀儿商贾,经常往返经商,活动 在甘肃、西域之间①。这些商人活动能力极强,他们“每沿途寄住, 贩易谋利,经年不归”②。有的则假进贡之名,“在京商贩,有留会同 馆三四年者”③。特别是夹在朝贡的队伍中尤能获利,因为明王朝 当时对于周邻各地进京献贡的使团有许多优惠条件,“既名贡使, 得给驿传,所贡之物劳人运至。自甘肃抵京师,每驿所给酒食刍豆, 费之不少。比至京师,又给赏及予物,直其获利数倍。以此胡人慕 利,往来道路,贡无虚月”④。根据鄂本笃书的记述,尚知是时之“肃 州城,则分作两部分,一部为汉人所居,他部为伊斯兰教徒所居,其 人皆来自西域哈实哈儿等,专为营商,多有在此娶妻生子者,家室 缠绵,因留于此,不复西返,遂籍入土人之列”⑤。这些商人的所作 所为实质上也是两地间民间贸易往来的一种形式。它从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蒙兀儿人中商品经济观念的出现和发展。
  东察合台汗国所辖地域范围,扼东西往来要冲,自占据土鲁 番、哈密地后,不仅西与河中诸地,东与中原内地进行商品贸易往 来,而且基此大作转手贸易,从中获取暴利。帖木儿在世时,西班牙 公使克拉维约出使撒马儿罕,在那里见到从世界各地运来的各种 货物商品,其中“有从中国境运来世界上最华美的丝绸品”,“有一种为纯丝所织者,质地最佳”,还有“自和阗运来宝玉、玛瑙、珠货以及各样珍贵首饰。和阗所产之货,其极名贵者,皆可求之于撒马儿 罕市上,和阗之琢玉镶嵌之工匠,手艺精巧,为世界任何地所不 及”①。著者在其行纪中还记曰,就在他们行抵撒马儿罕城数月前, 有一支来自中国的拥有800峰骆驼的商队,载来大宗商货,在撒马 儿罕城为帖木儿所拘②。上述之商队行抵河中各地,皆须途经东察 合台汗国境,蒙兀儿人自软赖此收取路税了。明朝大臣桂萼曾在其 奏折中言:当时西域诸地,“需于中国者,曰茶、曰大黄、曰麝香”, “而土鲁番得此,欲转货各国,以取重利”③。有书说东察合台汗国 商人''仰华夏以'为利,藉黄、麝以厚生”④,此言委实不假。
  总而言之,纵览明一代东察合台汗国与中原地区的往来联系, 无论是前期双方频繁的政治、经济往来,还是后期对于“丝绸之路” 要冲哈密的激烈争夺,经济因素无疑在中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蒙兀儿人多数长年活动在草原地区,过着逐水草而流徙的游牧生 活,他们缺乏内地农业民族精美的生产、生活用具。蒙兀儿诸汗及 贵戚将前往明朝进贡之道谓作“金路”,由此可见这种频繁的往来 联系在他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中原地区也需要 西域诸地经济上的支援和帮助,“边关立互市,所以资国用,来远 人,其听之”⑤,明朝皇帝这段话也足以说明这点。除此之外,明王 朝更希冀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经济往来建立一个和睦安静的边邻环 境,他们也时常以这种经济联系作为抚绥西域诸地政权的强有力 手段,不时以闭关绝贡相胁,惩罚那些桀骜不驯的王公贵族。所以东察合台汗国时期,尽管明朝并没有在其境内设置过什么行政管 理机构,但双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和联系却很密切,一直 未曾间断。早在上个世纪末,著名的东方学家N •伊莱亚斯在《拉 失德史》英译本序言中,曾对此发表了这样一番议论:“值得注意的 是,那些汗和异密(按指东察合台汗国)不论是由于心悦诚服,还是 由于其他原因向中国(明朝)屈膝称臣了,但却又毫不踌躇地同帖 木儿那样伟大的军事家较量高低,帖木儿的威力虽则迫在眼前,却 没有使他们悚然起敬,也没有阻止他们侵入其领土,或以其他方式 冒犯虎威,以致引起帖木儿的报复。至于中国人则始终有一种手段 可以吸引远方国家来归,表面称臣,虽则没有威力使其真正服 从”①。对于这一问题•上面的一些阐述可谓是基本的答案。

附注

① 《高昌馆课》第82篇.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 王琼:《为夷情事X晋溪本兵敷奏》卷7。 ①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3《土鲁番》。 ② 嘉靖八年(1529)正月哈密满剌米牙番文,载见慎懋赏二四夷广记》呛密(玄览堂丛书续集本)。 ③ 《明史》卷332《西域传》四。 ④ 参见 《 清世宗实录》卷101(台湾历史语言所校印本)。 ⑤参见《高昌馆课》八十二篇,函中的羽奴思汗是以哈密地面的名义出现的。 ① 《明宣宗实录》卷28、34。 ② 严嵩:《议处土鲁番夷人进责》《南宫奏议》卷29。 ③ 陈诚、李逼:《西域蕃国志”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本)。 ④ 《大明会典》卷U2C4L部》七十《给赐》三。 ①③ 《明太宗实录》卷186。 ② 《明武宗实录》卷43。 ④ 《明宣宗实录》卷43。 ⑤ 《明太宗实录》卷25。 ⑤《明宣宗实录》卷223。 ① 《明太宗实录》卷62。 ② 《明世宗实录》卷100。 ③ 《明世宗实录》卷3。 ④ 《明仁宗实录》卷5上。 ⑤ 利马笃:《鄂本笃访契丹记》中译文载见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1册. 407—435页,中华书局,1977年。 ① 《克拉维约东使记》中译本157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② 《克拉维约东使记》中译本,158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据同时代之汉籍文献记载,明朝曾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谴兵部给事中傅安、郭談等前往帖木儿朝.后被拘迄永乐五年(1407)方归.克拉维约公元1403-1404年滞留河中大城撒马儿罕所见, 或为博安、郭骥一行之事。 ③ 桂萼:《进哈密事宜书》《皇明经世文编》卷181。 ④康海:《贺少傅兵部尚书晋溪王公平土番序》《康对山全集》卷34。 ⑤ 《明太宗实录》卷33。 ①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悠史》英译本序论第64页。中译本第73-74 页。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7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 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 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 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 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 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 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