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之前,由于察合台的过世,察合台汗国 当时在中亚政治舞台上并不居支配地位,仅是影响当地局势变化 诸多因素中之一。例如当时术赤系的拔都汗(创建了钦察汗国)以 及窝阔台汗系后代在中、西亚政局变化中都有很大影响。察合台汗 国在中亚的政治地位后来一跃而起则始于忽必烈同弟阿里不哥争 夺汗位的过程中,此间阿鲁忽不谓不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他是察合 台汗国史上最著名的汗。
察合台死后,其次子抹土干之子合剌旭烈即父汗位,1246年, 窝阔台汗子贵由即蒙古大汗位,登基伊始遂改旧章,因与察合台五 子也速蒙哥友善,借口不当舍子传孙,废合剌旭烈,改也速蒙哥为 汗。不久贵由病逝,蒙古国大汗位传入拖雷系的蒙哥手中,也速蒙 哥与窝阔台系诸王一起反对蒙哥为大汗,拒不参加选汗大聚会。故 蒙哥上台后,复任命合剌旭烈即察合台汗国汗位,合剌旭烈命短, 死于赴任途中,其妻则仍抵阿力麻里,杀也速蒙哥,自任监国。1260 年蒙哥汗卒,统一的蒙古汗国呈分裂状。同年,蒙哥汗弟忽必烈于 开平称汗,为控制中亚各地,派遣追随自己的察合台孙阿必失哈前 往中亚夺取察合台汗国控制权,阿必失哈西行途中为是时亦在哈 剌合林称汗的忽必烈弟阿里不哥俘获,出于同样的目的,阿里不哥 另派察合台子拜答里之子阿鲁忽至西域统治察合台汗国,并为其 筹措粮草。察合台汗国的命运由此与蒙古汗国内部的这场汗位之 争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当时控制察合台汗国的兀鲁忽乃是阿里不哥的支持 者,阿里不哥之所以派遣阿鲁忽到那里去,一方面是因幼汗木八剌沙年少,恐兀鲁忽乃不能控制局势,另一方面是阿里不哥的军队急 需粮秣供给。阿鲁忽行抵阿力麻里后,夺取察合台汗国汗权,将兀 鲁忽乃逐岀境。巩固其统治后,他又将其势力范围拓展到阿姆河以 北的城郭地区,这里原来是蒙古大汗的统辖地,随着军事实力的增 强,阿鲁忽便不想听命于阿里不哥,他囚禁阿里不哥派去征收钱财 的使者,导致其主子不满,阿里不哥派军队讨伐,却被打败。中统三 年(1262),阿鲁忽降归忽必烈,为了削弱阿里不哥的军事势力,争 取中亚蒙古宗王的支持,忽必烈给阿鲁忽颁发圣旨和牌子,承认其 对西域及阿姆河以北城郭诸地的统治权。如此以来,察合台汗国实 力陡增,作为半独立的蒙古汗国,迅速发展成为中亚地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尽管这时其表面上作为大蒙古国的藩属国,政治上仍 听命于中央政府管辖。
公元1265年,随着阿鲁忽的过世,察合台汗国与中央政府的 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阿鲁忽死后,兀鲁忽乃在察合台汗国贵戚大 臣的支持下,毅然扶立其子木八剌沙为察合台汗国的汗,而不听从 忽必烈的委封,虽然这有木八剌沙早年曾受到蒙哥汗圣旨封任方 面的原因,但是这一举动仍反映了察合台汗国显贵们对忽必烈执 政尊不满情绪。作为蒙古汗国大汗的忽必烈显然是不能接受这一 事幺,在他看来,察合台汗国汗之即任应循蒙古国旧例,理应由朝 廷择定,于是他下旨令抹土干三子也孙脱之子八剌前往西域接任 察合台汗国汗位。八剌行抵察合台汗国后发现是时木八剌沙已经 在位并且已建立了牢固的统治,便压下忽必烈的旨令,隐瞒了自己 此行的目的,表面上服从木八剌沙的命令,暗下则四处活动,网罗 培植亲信,削弱木八剌沙的实力。不久,待羽毛已丰即废黜前汗,荣登汗位,而将木八剌沙降为虎师总管。
八剌汗在位期间,随着实力的增长,便不怎么愿意听从元世祖 的旨令,他不仅没有退还察合台汗国占据的原归蒙古大汗所属的 中亚城郭地区,还派遣下属不时劫掠元军占领的斡端地区,与元世 祖相对抗。由于忽必烈当时正集中精力征伐宋地,又同海都周旋, 所以对八剌之举动仍釆取容忍的态度。而八剌在中亚地区的活动 自然与海都在该地区扩张发生摩擦和矛盾。
海都是窝阔台汗的后代,他对拖雷系当朝一直不满,阿里不哥 与忽必烈间的汗位之争,海都暗地里支持阿里不哥,意在火中取 栗。他竭力在中亚城郭农耕地带发展其实力,以扩大窝阔台汗国的 实力,这自然便同八剌称雄中亚的计划相错,事实上,据《元史•地 理志》等文献的记载,还在八剌登基前后,当时察合台汗国的重心 阿力麻里已落入海都治下,波斯史家记道:“海都是一位有理智,正 直的幸运而雄心勃勃的诸王”,而海都的扩張野心实际上并不仅仅 在一个阿力麻里,从有关资料揭露的事实已经表明,海都当时已经 夺取了锡尔河至伊犁河间的广大地区。此外,海都在中亚城郭地区 的扩张还同术赤系势力的支持有关,这时双方的分界大致在今锡 尔河与天山一线。察合台、窝阔台、术赤三系后代在中亚地区勾结 和争霸,目的都是争夺地区统治权。企图脱离中央政府在这一地区 的统治权,蒙古西北藩王与蒙古汗国中央政权间的战火由此拉开 序幕。
先是,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在细浑河(忽阑河)开战,八剌 因设置伏兵,巧妙地打败了海都。随后不久,海都联络钦察汗国的 蒙哥帖木儿,双方联手再与八剌作战,察合台汗国由于兵力悬殊而 被击败,八剌见状,便以劫掠中亚大城不花剌和撒马耳干威胁之。窝阔台、术赤二系宗王为避免两败俱伤,齐向八剌倡仪约和。1269 年,三方首领在塔剌思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议定中亚地区事宜, 按照协定,河中地区三分之二划归八剌,三分之一由海都和蒙哥帖 木儿所共有。大会决定继续保持蒙古游牧传统,仍然生活在草原和 山区的游牧地带,拒绝进入城镇和农业地区。并且联合一致共同 对付忽必烈。不难看出,塔剌思忽里勒台实质上反映了蒙古汗国内 部顽固坚守游牧传统的宗王贵戚们对以忽必烈为首的元朝中央政 府的不满和抵触情绪。这次聚会被后来蒙古、元朝学者视作是蒙古 汗国分裂为几个兀鲁思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中亚管 辖统治的削弱和萎缩,察合台汗国的八剌汗背信弃义,在此过程中 充任了一个关键角色。
塔剌思大聚会以后,八剌又率兵征伐呼罗珊,妄图吞并伊利汗 国,结果大败而归。八剌大概死于1270-1271年间,察合台子撒班 之子聂古伯继汗位,重新在中亚点起与海都间的战火。八剌西征的 失败与猝然死亡,给元军再度向西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忽必 烈迅速调整作战策略,兵分两路向中亚地区扩展其势力:一个方向 是伊犁河谷草原地带,这里当时是海都汗帐所在,另一个方向便是 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地区。
至元八年(1271),元军击溃海都,进驻阿力麻里,忽必烈子那 木罕建幕庭于此。随之,元军又进入为察合台汗国一度占据的斡 端、哈实哈儿等地,并在此布设站赤。十年,敕工匠至这一带地区采 玉,显然该地区时已在元朝直属之下。除此之外,元朝继续倾力 于对畏兀儿地区的统治。八年,元廷命“往畏兀儿地市米万石”。十一年,置断事官理当地事务。十七年,元朝官员万户棊公直戍 别失八里。十八年,“元朝自太和岭至别失八里置新驿三十”。二 十三年“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失八里,置元帅府即其地总 之”。元贞元年(1295),元朝建北庭都元帅府和曲先塔林都元帅 府以巩固其对西域之军政统治。从上引资料可知,八剌死后,察 合台汗国势力得到一定削弱,这一时期虽也曾发生过察合台汗国 与海都联营入侵哈剌火州等重要事件,但是元朝对中亚各地的统 治还是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