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614 |
颗粒名称: | 各喇嘛寺院在群体布置和空间处理 |
分类号: | K878.6 |
页数: | 2 |
页码: | 424-425 |
摘要: | 各喇嘛寺院在群体布置和空间处理上,大都巧妙地利用了山体地形。如塔尔寺巧妙地利用了莲花山地形,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地分布在两边的山坡和沟壑之间,以大金瓦殿为中心,形成一片气势雄伟的藏汉式建筑群,特别独具匠心的是,建筑师喻周围的山势为八瓣莲花,以大金瓦殿屋顶和顶饰鎏金法幢等,喻为莲花的花蕊。站在塔尔山寺东山上,朝晖艳阳,金碧辉煌,这种景观特色,表现了古代建筑师在寺院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艺。拉卜楞寺在群体布置和空间处理上,也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建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以大经堂为中心点,其他殿宇以半月形格局,形成群星捧月之势。周围簇拥着大片低矮的僧舍,群体丰富多采,色调和谐统一。具有粗犷错综之感。 |
关键词: | 寺庙 文化遗址 宗教建筑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