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612 |
颗粒名称: | 扎什伦布寺 |
分类号: | K878.6 |
页数: | 2 |
页码: | 423-424 |
摘要: |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南的尼色日山麓。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根朱巴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为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驻钖之地。该寺依山傍水,层楼高耸,金顶碧瓦,巍峨庄严。由班禅公署、大经堂、经学院、佛殿、灵塔殿数十处殿堂和僧房等建筑组成,周围筑有城垣,方圆约2公里。历代班禅灵塔均用银皮包裹塔身,并镶嵌各色宝石,辉煌夺目。其中四世班禅灵塔殿(觉干厦殿)最大,殿顶覆盖鎏金铜瓦,蔚然壮观。强巴佛殿是最高的佛殿,内空间高5层,约30米,其中供奉高26米多的铜质弥勒佛像,用铜23万余斤制成,是中国最大的铜质佛像。寺内收藏有许多佛像、唐卡(卷轴佛画)、刺绣及各种精美珍玩、供器、瓷器,还有明清两代皇帝颁发的大量金玉印章、封诰敕书及镌有八思巴文的元代“大司徒印”印章等。 |
关键词: | 寺庙 文化遗址 宗教建筑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