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建筑物拉卜楞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608
颗粒名称: 藏式建筑物拉卜楞寺
分类号: K878.6
页数: 1
页码: 420
摘要: 拉卜楞寺,坐落在甘肃省夏河县,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世迁事变,有些建筑已荡然无存,有些建筑几兴几毁。现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84座,嘉木样及各大昂欠(佛府)的藏式楼房31座,大厨房6座,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还有印经院、藏经楼、白塔、牌坊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寺院建筑群。
关键词: 寺庙 文化遗址 宗教建筑

内容

拉卜楞寺,坐落在甘肃省夏河县,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世迁事变,有些建筑已荡然无存,有些建筑几兴几毁。现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84座,嘉木样及各大昂欠(佛府)的藏式楼房31座,大厨房6座,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还有印经院、藏经楼、白塔、牌坊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寺院建筑群。
  经堂、佛殿、佛府的前面部分一般为平屋顶宫堡式建筑,殿顶女儿墙围合。主要建筑的后殿平顶之上冠以歇山式大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琉璃瓦,或阴阳灰瓦。墙壁大都用灰色石英岩逐层交错迭砌而成。墙体高大稳重,外平内斜,收分明显。墙垣上部是绛红色“边麻”墙带。其上下各有一条水平木枋,表面刻出黑底连续圆形饼饰,称为月亮枋或铜镜。在宽阔的边麻墙带上有时缀有铜质鎏金圆形饰物、梵文吉祥语。墙顶覆以青石板。梯形藏窗,涂黑色边框,上挑二重短椽,张挂轻薄飘动的镶边布帷,上面描画或拼贴彩色八瑞物及其他吉祥图案。
  主要建筑的平顶或歇山式金顶的正脊部分耸立起许多铜制鎏金法轮、各式金幢、刹式宝瓶,牝牡祥麟、宝塔等。
  在经堂、佛殿、佛府的前面都围护有院落。正面设精致木构平顶门斗,双扇实心板门立于木框间。院内三面廊房,中间用卵石铺设步行道。总体外观前低后高,由此及彼,连成一片。殿堂木柱为藏式朱红八棱形。上端大多刻以花瓣、宝珠、彩云、火焰等图案。其上托以座斗,座斗上横置大替木,顺替木架梁。前后排横梁间置摆水平方椽,椽上铺木板或半圆形断面木棍,皆彩绘油漆。
  殿内正上方供奉大小各类佛像。佛龛背景,雕木绘金。梁头枋额,沥粉描金。殿堂四壁式为千佛像,或为各种曼陀罗团花图案。各色经幡、帐帷、绫带从梁枋飘垂而下。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