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带扣装有活动的扣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573
颗粒名称: Ⅲ型带扣装有活动的扣舌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399-400
摘要: Ⅲ型带扣装有活动的扣舌。按照使用情况,也可分作两式:Ⅲ 型1式,单独使用;Ⅲ型2式,成对使用。Ⅲ型带扣,也是受马具用扣具的影响而制作的。始皇陵2号兵马俑坑T12出土的陶鞍马腹带上所见之扣具,已装有活动扣舌。①Ⅲ型1式带扣最早见于西汉,比如云南晋宁石寨山7号西汉墓出土的银带扣,其形制与平壤贞柏洞37号乐浪墓所出虎纹银带扣极为肖似。②这2枚带扣的穿孔呈弧形,位于扣体前部,扣舌较短,其他汉代金、玉带扣亦无不如此。新疆焉耆博格达沁古城黑圪垯与平壤石岩里9号乐浪墓所出形制相近的龙纹金带扣,均长约10厘米,锤鍱成型,作群龙戏水图案,龙体上满缀大小金珠,工艺精湛。这种富丽华美的金带扣,直至西晋,仍可在湖南安乡刘弘墓出土的龙纹带扣中见到。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Ⅲ型带扣装有活动的扣舌。按照使用情况,也可分作两式:Ⅲ 型1式,单独使用;Ⅲ型2式,成对使用。Ⅲ型带扣,也是受马具用扣具的影响而制作的。始皇陵2号兵马俑坑T12出土的陶鞍马腹带上所见之扣具,已装有活动扣舌。①Ⅲ型1式带扣最早见于西汉,比如云南晋宁石寨山7号西汉墓出土的银带扣,其形制与平壤贞柏洞37号乐浪墓所出虎纹银带扣极为肖似。②这2枚带扣的穿孔呈弧形,位于扣体前部,扣舌较短,其他汉代金、玉带扣亦无不如此。新疆焉耆博格达沁古城黑圪垯与平壤石岩里9号乐浪墓所出形制相近的龙纹金带扣,均长约10厘米,锤鍱成型,作群龙戏水图案,龙体上满缀大小金珠,工艺精湛。这种富丽华美的金带扣,直至西晋,仍可在湖南安乡刘弘墓出土的龙纹带扣中见到。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