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冠”有三套其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563
颗粒名称: 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冠”有三套其一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392-393
摘要: 已发现的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冠”有三套。其一,前面已经提到,就是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的胡冠,它的装饰部分由冠顶、冠带两部分组成,全是金制品。冠顶上面是一个半浮雕的狼咬羊图案,浮雕于厚金片锤鍱而成的半球体表面,半球体表面从中间四等份为夹角90°的扇面形,展翅的雄鹰傲立于半球体之上。鹰的头、颈由绿松石做成,颈的上部与头相连处,有精细的金片做成的项链,头、腹是用通过颈部的金丝连结成一体的,尾部是插入的,以金丝相连结,头、颈、尾都可左右摆动,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整个冠顶,宛如一只在蓝天上翱翔的雄鹰俯视地面上狼咬羊的生动画面,而这种画面又是草原上常见的情景。冠带由三条半圆形金条围合而成,冠带前部有上下两条,冠带后边一条,并以两端的榫铆联结在一起,组成圆形的冠带。冠带左右靠近人耳处,每条两①《汉书·地理志》下。②见《汉书·匈奴传》上颜师古注。端分别浮雕伏虎、盘羊、马等动物图案。冠顶与冠带间,原应有皮制品或丝织品联结,惜已腐烂无存。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截至目前,已发现的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冠”有三套。其一,前面已经提到,就是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的胡冠,它的装饰部分由冠顶、冠带两部分组成,全是金制品。冠顶上面是一个半浮雕的狼咬羊图案,浮雕于厚金片锤鍱而成的半球体表面,半球体表面从中间四等份为夹角90°的扇面形,展翅的雄鹰傲立于半球体之上。鹰的头、颈由绿松石做成,颈的上部与头相连处,有精细的金片做成的项链,头、腹是用通过颈部的金丝连结成一体的,尾部是插入的,以金丝相连结,头、颈、尾都可左右摆动,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整个冠顶,宛如一只在蓝天上翱翔的雄鹰俯视地面上狼咬羊的生动画面,而这种画面又是草原上常见的情景。冠带由三条半圆形金条围合而成,冠带前部有上下两条,冠带后边一条,并以两端的榫铆联结在一起,组成圆形的冠带。冠带左右靠近人耳处,每条两①《汉书·地理志》下。②见《汉书·匈奴传》上颜师古注。端分别浮雕伏虎、盘羊、马等动物图案。冠顶与冠带间,原应有皮制品或丝织品联结,惜已腐烂无存。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