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有仪仗头的匈奴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561
颗粒名称: 埋有仪仗头的匈奴墓
分类号: K28
页数: 1
页码: 391
摘要: 埋有仪仗头的匈奴墓,死者的身份估计有两种可能:其一,死者生前的身份是巫觋,葬入的仪仗,是死者生前参加祭祀仪式时常用之物,这些仪仗,不仅是死者生前喜爱之物,而且简直可以视作神圣之物,死后将它作为随葬品而埋入墓中,应是情理中的事情;其二,是氏族部落中的头面人物,因此,当人死后,要在墓地举行祭奠仪式,待丧礼过后,即将举行仪式时用过的仪仗投入墓中,作为随葬品,这应视作氏族部落的首领,死后享有他人无以伦比的殊荣的一种表现。看来第一种可能性要比第二种大些,因为匈奴社会中巫风炽烈,巫觋是社会上一种不可小视的社会力量,他们的人数多,巫师作法和祭奠活动也是很频繁的。这在《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传》等古文献中多有见及,现举数例予以证实。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埋有仪仗头的匈奴墓,死者的身份估计有两种可能:其一,死者生前的身份是巫觋,葬入的仪仗,是死者生前参加祭祀仪式时常用之物,这些仪仗,不仅是死者生前喜爱之物,而且简直可以视作神圣之物,死后将它作为随葬品而埋入墓中,应是情理中的事情;其二,是氏族部落中的头面人物,因此,当人死后,要在墓地举行祭奠仪式,待丧礼过后,即将举行仪式时用过的仪仗投入墓中,作为随葬品,这应视作氏族部落的首领,死后享有他人无以伦比的殊荣的一种表现。看来第一种可能性要比第二种大些,因为匈奴社会中巫风炽烈,巫觋是社会上一种不可小视的社会力量,他们的人数多,巫师作法和祭奠活动也是很频繁的。这在《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传》等古文献中多有见及,现举数例予以证实。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