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320 |
颗粒名称: | 1.梵夹装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2 |
摘要: | 梵夹装箧页一般是矩形。抄写《十万般若颂》的箧页(图3)一般长 70.00-73.00厘米,宽20.00-22.00厘米,双孔,双面横写,页书12行;经页双面均有乌丝栏横线,横线左右两侧各画一竖线,形成一长方形线格。页面左右两侧双孔外围画半径为4.50厘米左右的圆各一,圆内不抄写经文,这是为了防止经文距离双孔太近,经文会被诵经时用于固定经页的双齿穿经板磨损,影响经文的完整性。左右两侧小圆在经页第5~9行间,各距左右两侧边沿约为20.00厘米,距上下边沿约为10.00'厘米。梵夹装经页大部正面左侧边沿标有页码数字。《二万五千般若颂》箧页也是矩形,长为63.00~65.00厘米,高为18.00~19.00厘米,双孔,双面书写,页书9~10 行。梵夹装主要用来抄写《大般若经》《二万五千般若颂》《大宝积经》《大乘经纂要义》《人不思议境界》等吐蕃弘佛早期传颂的经典。其他箧页跟上述两种经页形制相类似,虽然也是箧页,但尺寸大小有差异,这是中唐吐蕃经典独特的形制特点。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