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310
颗粒名称: 三、小结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1
页码: 532
摘要: 山西地区目前笔者所发现的唐僧取经壁画仅青龙寺一处,猜想其应源自河西地区早期的取经图像。河西地区是玄奘法师当年西天取经时的必经之路,在他经过的许多地方多有取经壁画留存,人们用壁画的形式记住这位不畏艰难西行求法的高僧,并将他的取经故事不断增补扩充,逐步演变成神话小说。山西青龙寺大雄宝殿拱眼壁上的取经壁画虽然面积不大,位置较偏僻,但从画面人物形象与内容安排上看,其很大程度上对西夏时期绘取经图像进行了传承和发展,是西夏取经图像的继承者之一。两者绘制的年代也相隔不远,青龙寺取经壁画上所呈现的内容,既包含有西夏取经图像的影子,又有与之不同的新内容。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山西地区目前笔者所发现的唐僧取经壁画仅青龙寺一处,猜想其应源自河西地区早期的取经图像。河西地区是玄奘法师当年西天取经时的必经之路,在他经过的许多地方多有取经壁画留存,人们用壁画的形式记住这位不畏艰难西行求法的高僧,并将他的取经故事不断增补扩充,逐步演变成神话小说。山西青龙寺大雄宝殿拱眼壁上的取经壁画虽然面积不大,位置较偏僻,但从画面人物形象与内容安排上看,其很大程度上对西夏时期绘取经图像进行了传承和发展,是西夏取经图像的继承者之一。两者绘制的年代也相隔不远,青龙寺取经壁画上所呈现的内容,既包含有西夏取经图像的影子,又有与之不同的新内容。
  西夏时期绘制于大型经变画中的取经图是迄今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唐僧取经图像,但只是经变画的组成部分之一,地位不很重要。榆林窟及东千佛洞的6幅取经壁画皆是如此。山西青龙寺的取经壁画是笔者认为最早的独幅唐僧取经壁画,虽然它存在于拱眼壁中,且与周围其他5幅壁画尚有联系,但它确实独立成幅,地位有所上升,不再是画边一隅。此后取经壁画在寺窟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甘谷县华盖寺释迦洞取经壁画占满洞内两壁;张掖市大佛寺卧佛殿的取经壁画面积约16平方米,上绘十个取经故事连环画;天祝县东大寺大经堂内的取经壁画更是绘制了全部的西游记小说故事,两壁壁画总面积也达23平方米之多。可见,青龙寺取经壁画为后来在寺窟中规模不断扩大的唐僧取经壁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也是串联取经图像上下前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时间点。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