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257 |
颗粒名称: | 1.喜金刚不必然为萨迦派之本尊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3 |
页码: | 426-428 |
摘要: | 莫高窟第465窟的北壁壁画中部图号92①经认定是为本尊欢喜金刚( 梵 Hevajra,)②。 但谢继胜发现该图像与现代常见喜金刚在形象上有所差异,他说: “观察第465窟北壁中铺的喜金刚双身像,其身色持物都与后期喜金刚造像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他似乎不了解这是因为藏传佛教萨迦派与噶举派的喜金刚源自不同印度成就者的传规所致。所以其又说萨迦派修习的喜金刚与无我母的坛城法……”误以为“(喜金刚) 这种仪轨最初流行于噶举派,此后延至萨迦派”③。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