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226 |
颗粒名称: | 一、榆林窟第25窟的介绍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6 |
页码: | 375-380 |
摘要: | 榆林窟第25窟现存前室和主室,窟门向西,通过前室所存光化三年题记,可知其下限为公元900年,学者通常认为此窟壁画为中唐所绘。前室大多壁画已失,进入主室,中心有佛坛,只存坐佛一身,余像已毁。东壁绘卢舍那佛与八大菩萨,顺时针右旋;南壁为无量寿经变,西壁为文殊变和普贤变,北壁是弥勒变。供养人像分布在南北壁下部。南壁为男性供养人6身,北壁为女性供养人4身(图1)。试图整体考虑全部壁画的关系, 笔者不得要领,似乎看不出壁画之间的关联,于是笔者避开这种挑战,从单幅图像的认识开始。本文选择的是榆林窟第25窟前室东壁北侧的毗沙门天组像。下面描述一下前室的整体图像,这对于考虑个别图像的意义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