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200 |
颗粒名称: | 1.莫高窟第205、208窟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3 |
页码: | 332-334 |
摘要: | 莫高窟第205窟,是初唐、盛唐时期开凿的石窟,中唐与五代时期重修。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中央设佛坛,初唐时期有如来坐像一躯及佛弟子、菩萨、供养菩萨立像各2,中唐时期只剩下2尊天王像。甬道部分中, 两侧披画各绘有如来坐像5尊,南壁绘男供养人,北壁绘女供养人像(图 12 )。供养者旁有榜题框,雨道南壁供养人像旁似乎是回鹘文题记,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文字(图13)。在莫高窟第68窟主室东壁、门南侧供养人行列中北向第一位为回鹘公主李氏,与这位女供养人与酷似,因此她的身份应是曹议金之妻——回鹘夫人。因此,莫高窟第205窟在敦煌莫髙窟中占有重要地位①。依次类推,南壁的男供养人应是曹议金。但是,根据贺世哲先生的研究,此窟的施主并非曹议金夫妻,而是其子曹元深(939—944年在位)。东壁门南侧供养人行列中,北向第二位有铭文称“归义军节度…… 押番落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第三位有铭文称“侄男延禄……”, 北侧下方供养人像行列中,南向第二位有铭文“窟主墨厘诸军事任瓜州 ……御史大夫……一心供养”②。因此,东门南侧的三位供养人为曹元德、 曹元深、曹延禄③。另外,从莫高窟第256窟及榆林窟第12窟的供养人铭文中④可知东门北侧窟主为曹议金第16位女儿之夫一慕容氏⑤。鲜卑族之慕容氏,在吐谷浑灭亡后被流放到瓜州、沙州一带,汉化的吐谷浑人被称之为“退浑十部落”⑥,其在此时期与曹氏建立了密切的姻亲关系。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