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91 |
颗粒名称: | 五、药师佛在卢舍那结合八菩萨发展的意义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2 |
页码: | 313-314 |
摘要: | 八菩萨最早见于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其未涉及密法,但此经对十方佛观的开展成为尔后八菩萨结合十方佛以作为密法主尊的契机。早期密咒经典主尊或为佛、菩萨或为神王,佛尊又以十方佛或三世佛为主,八菩萨的组合亦未定型,如支谦译《八吉祥神咒经》④以东方八佛结合八菩萨,东方八佛属十方佛,东晋《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⑤的七佛为过去七佛,属三世佛。东晋《灌顶神咒经》卷十二收有《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①,此经则定于东方一佛一-药师佛,为《药师经》之异译本, 经名透露出药师佛“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的信仰内涵,藉由八菩萨亦可人西方净土乃至十方净土。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