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90 |
颗粒名称: | 四、榆林窟第25窟与阿艾石窟第1窟的比较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4 |
页码: | 310-313 |
摘要: | 阿艾石窟位在新疆库车北部天山大峡谷内,于1999年被发现,目前仅知有一个洞窟,编号为第1号窟,从窟内壁画与题记文字风格推断为盛唐时期居住在龟兹的汉人群体所开凿①。石窟平面为纵长方形,券形顶, 地面中央残留有一方形土坛,壁面绘画大都已剥落,窟顶绘满小坐佛,坐佛间有多则汉文墨书的佛弟子供养题记,有造千佛、十方佛、七佛等。正壁为《观无量寿经变》,两侧壁绘佛与菩萨像:右侧壁存5身,其中4尊有榜题可辨识,由内向外依次为药师琉璃光佛(立)、卢舍那佛(立)、文殊师利菩萨(坐)、药师琉璃光佛(立),另有一尊坐佛缺榜题,内侧药师立像旁尚可见一角榜题与残留壁画,残迹中可见云端上有火鼎的地狱场景,推测原本是绘有六道的地藏菩萨立像(图2)②;左侧壁缺损较严重,仅残存2身立菩萨与1尊坐佛,均不见榜题,二菩萨一者手持莲枝,冠上有化佛,一者左手持一树枝状物,右手执净瓶(军持),可能为观音菩萨与弥勒菩萨。窟内布局简示如下:窟内图像结构可概分两部分:一是正壁观无量寿经变的主尊阿弥陀佛与两侧壁外侧之说法佛构成三佛的布局;一是两侧壁罗列的尊像。乍看之下这些尊像彼此之间似乎没有关联,但与榆林窟第25窟对照之后,会发现两者在尊像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变化。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