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168
颗粒名称: 一、序言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2
页码: 283-284
摘要: 盛唐以后,敦煌石窟壁画仍旧盛行着画千手千眼观音的变相图。据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记载,从盛唐到元代一共有44件的《千手千眼观音变》,就以吐蕃统治(中唐)时期的作例来看,莫高窟第115窟北壁、第176 窟东壁、第176窟南壁、第231窟甬道顶、第238窟甬道南壁、第258窟东壁、第361窟东壁与第386窟东壁等不少于8件。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带有密教性题材的壁画,在吐蕃统治时期已经相当流行。然而,这个 “密教性题材”在敦煌吐蕃统治时期属于哪个系统呢?对这一点,可以说过去很少有学者做过探讨。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千手千眼观音变》是指画面中间画有千手千眼观音像,而在其周围配有眷属的诸像。就如同《益州名画录》等画史上被称作“大悲变相”或“千手眼大悲变相”那样的图像①。
  盛唐以后,敦煌石窟壁画仍旧盛行着画千手千眼观音的变相图。据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记载,从盛唐到元代一共有44件的《千手千眼观音变》,就以吐蕃统治(中唐)时期的作例来看,莫高窟第115窟北壁、第176 窟东壁、第176窟南壁、第231窟甬道顶、第238窟甬道南壁、第258窟东壁、第361窟东壁与第386窟东壁等不少于8件。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带有密教性题材的壁画,在吐蕃统治时期已经相当流行。然而,这个 “密教性题材”在敦煌吐蕃统治时期属于哪个系统呢?对这一点,可以说过去很少有学者做过探讨。
  千手千眼观音的面数、大手数、手的形状、持物的种类和布置以及坐立的姿态有些差异,但在观音像后背的掌中都画有无数小眼的小手,如背光一样。千手千眼观音周围的眷属诸像,少的有2个,最多的有36个,且多富于变化。
  关于敦煌的《千手千眼观音变》,松本荣一先生对诸眷属有较早的研究。他把从藏经洞里带回来的有关诸眷属像榜题墨书的各千手观音眷属的尊名与“二十八部众”相对应而作出解释。关于石窟壁画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变》,王惠民与彭金章先生在整体上做出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研究气在这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近年,笔者曾论述了敦煌地区的《千手千眼观音变》的眷属图像和表现是随着时代出现明显的变化,井指出了其变化是与受到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达悲心陀罗尼经 (以下简称《千手经》)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的①。
  眷属图的变化应该是把握《千手千眼观音变》出现变化问题的关键因此,本文也主要通过眷属方面来考察吐蕃统治时期的《千手千眼观音变》,先论述千手千眼观音的眷属系统;然后再对吐蕃统治时期与其前后时代作比较,从而把握吐蕃统治时期莫高窟《千手千眼观音变》壁画的特色;最后与此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千手千眼观音变相比较,同时想搞清穷吐蕃统治时期莫高窟壁画中所表现的密教艺术特色的一面。

附注

① 松本荣_《敦煌画の研究》第650页,第六章第三节“千手观音图”,东方文化学院, 1937 年。 ② 王恵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彭金章《千眼照见、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 》,(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 ① 滨田瑞美《敦煌唐宋时代千手千眼观音变眷厲众》,《奈良美术研究》第9号,2010年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