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唐吐蕃统治时期以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165
颗粒名称: 4.中唐吐蕃统治时期以后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2
页码: 279-280
摘要: 吐蕃期的各种图像无论绢麻抑或壁画,在晚唐五代乃至宋夏都得到很强的传承。 MG.3579是形式更为完备的曼荼罗,时在五代至宋初。其上部为金刚部五佛,中间毗卢遮那,东方阿闲、南方宝生佛置于主尊右侧(以佛像为准)、西方阿弥陀、北方不空成就佛置于主尊左侧,两边还有千手观音与如意轮坐像。其下的不空绢索曼荼罗相当细致。以不空绢索为中心,四方四尊即不空绢索、马头、一髻罗刹、毗俱胝菩萨。四维八供养,即内喜蔓歌舞、 外香花灯涂、更有外护铃锁钩索,皆明王怒相。其下有衣着华丽高贵的男女供养人持物举香炉,后有胁从,全是汉装汉式。榜题空闲未写。坛城还用诸多法器为饰。此曼荼罗中核心的不空绢索五尊与上述吐蕃期两图延续关系明显,是形态完备的曼荼罗。S.384藏文写经断片就反映出了金刚界曼荼罗情况,北京版甘珠尔藏文经典也有相关证据映射出金刚界曼荼罗增强趋势。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吐蕃期的各种图像无论绢麻抑或壁画,在晚唐五代乃至宋夏都得到很强的传承。
  MG.3579是形式更为完备的曼荼罗,时在五代至宋初。其上部为金刚部五佛,中间毗卢遮那,东方阿闲、南方宝生佛置于主尊右侧(以佛像为准)、西方阿弥陀、北方不空成就佛置于主尊左侧,两边还有千手观音与如意轮坐像。其下的不空绢索曼荼罗相当细致。以不空绢索为中心,四方四尊即不空绢索、马头、一髻罗刹、毗俱胝菩萨。四维八供养,即内喜蔓歌舞、 外香花灯涂、更有外护铃锁钩索,皆明王怒相。其下有衣着华丽高贵的男女供养人持物举香炉,后有胁从,全是汉装汉式。榜题空闲未写。坛城还用诸多法器为饰。此曼荼罗中核心的不空绢索五尊与上述吐蕃期两图延续关系明显,是形态完备的曼荼罗。S.384藏文写经断片就反映出了金刚界曼荼罗情况,北京版甘珠尔藏文经典也有相关证据映射出金刚界曼荼罗增强趋势。
  绢画中的单尊与具胁侍像都出现在吐蕃期以后。法国集美博物馆所藏MG.23079为五代乾祐三年(950年)单尊像,麻布着色,一面八臂,榜题 “南无伯空卷(不空绢)索菩萨”,功德记题慈母慈父、新妇及男等敬造,画跪姿男女供养人。MG.23075为五代显德三年(956年)像,立姿戴化佛冠, 一面三目八臂,上两手执三叉戟,中四手拿柳枝、莲花、花蕾,下两手提君持与数珠,胸前两手持手印,肩鹿皮衣。榜题“ □空卷(绢)索菩萨”,下画立供养人。
  MG.23068图为公元9世纪绘具有多身胁侍像的如意轮观音图、近同曼荼罗。北宋不空绢索一幅为方形构图,主像化佛冠一面八臂持法器、有天王菩萨弟子供养十身眷属。而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樊继寿供施千手观音图(MG.17659),仍以不空绢索与如意轮胁侍助会。
  壁画的不空绢索题材晚唐与中唐相当而稍多,五代时多三倍有余。北宋西夏合计而较少。其中多数与如意轮对称,可见不空绢索与如意轮像的盛行。莫高窟第14窟(晚唐)壁画不空绢索图眷属竟达36身之多,内四供外四供四摄与四天王汇于一图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不空绢索曼荼罗,中有一面八臂的不空绢索观音立像,两旁各有两身四臂金刚,坛城四门各有一身金刚守护,上方又画金刚界五佛。这些曼荼罗图像多少与绢画的曼荼罗有些对应。敦煌没有四川如意轮观音尊为主像者。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